《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
请以“熙熙攘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③不少于800字。
推荐回答
熙熙攘攘张局长和王教授住在同一层楼里,门对门。两人今年都是五十八岁,作邻居也有了七八年。不过两家很少来往,张局长看不起王教授的清贫,而王教授也不喜欢张局长身上的那股子官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张局长家里正常人来人往;而王教授家里却始终冷冷清清。王教授喜欢开着门,他认为这样才不会有压抑感,而且他的屋子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品,倒也不担心粱上君子会来光顾。而张局长家的门也经常是开着的,因为来访的人实在太多了,开门关门比较麻烦,张局长索性就开着门。来访者大都是带着大包小包的,再出来已是两手空空了。张局长送客到门口时总会说:“你放心!像你这一类好同志的事我是一定会放在心上的!”于是,来访者与局长再次握手,满足地走了;张局长也同样很兴奋地回屋子了。张局长和王教授本来不是同一天出生的,但却在同一天过生日。因为张局长一年过两次生日,一次按阴历,一次按阳历。这可是局里小李科长的提议,他说观世音菩萨就有两个生日,一年做两次寿会给局长带来好运。王教授生日那天,只跟几个儿女围在一起吃顿饭。张局长生日那天,前来贺寿的人踏破门槛,这人来人往的热闹有时也让王教授羡慕不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局长一次酒后中风,虽然抢救及时,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说话不利索了,一条腿也不听使唤了。于是呆在家中养病。恰巧王教授下楼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骨折了,也在家休养。王教授受伤的消息传了开去,他的一些多年不曾联系的学生都纷纷赶来探望。王教授家一下子人来人往,王教授享受着学生们真诚的关切,跟大家一起重温昔日的快乐时光,小腿慢慢地康复了!张局长从医院回到家已经一个星期了,这段时间张局长家格外冷清。有几次,王教授撑着拐杖过去看看老邻居!张太太愤愤不平地向王教授絮叨着:老张的位置被李副局长坐了,李副局长打个电话过来说单位工作忙,病人最需要静养,让我们老张好好静养!王教授听了这话,不寒而栗,同时又暗自庆幸,幸好书本和粉笔不会背叛自己!点评:本文是篇小小说,将对门居住的局长和教授两家对比着写,以此表达作者对“人来人往”的思考。小说中多处对比:局长中风前家里人来人往,中风后冷冷清清;局长中风后冷冷清清和教授骨折后人来人往;小李科长(后被提拔为副局长,张局长中风后被任命为局长)对张局长的态度前后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告诉读者局长家先前的人来人往是假,教授家的人来人往才是真,使得小说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吴建刚)作文二熙熙攘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路上人来人往,可是,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名和利吗?显然不是!“人来”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呢?“人往”之后又留下了什么呢?多久了,没有听到过花开的声音;又多久了,没有听到叶子的呢喃。生活在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世界里,我们的追求不免变得低级与狭隘。然而,陶潜“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采菊东篱,把酒徐吟,悠然地欣赏着南山的静美。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错过了名利,却在田园之中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身影……熙熙攘攘,何等喧嚣!我们要追求生命的真与美。任时代的喧嚣也好,任名利的诱惑也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睿智的心。熙熙攘攘,我志不移;熙熙攘攘,我心永恒。稻田里依然是那个熟悉的身影,那个伟大而平凡的“农民”,他在试验,他在思索,他在田埂间实现着自己儿时美好的夙愿——让天下的人都能吃饱!他就是袁隆平,那个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杂交稻之父”。他足以让我们感动,不仅仅为他所取得的无人企及的成就,不仅仅为他一次次的荣誉和嘉奖;更为他在这熙熙攘攘中所表现出的睿智和从容的心态。 清代江苏巡抚张伯行目睹官场污浊腐败,上任伊始,亲书《禁止馈送檄》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贪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不仅告示世人,也在于律己。“贪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说得多好啊!不逐名利,不为世尘所扰,在这个人来人往的世界上洁身自好,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何等高尚的灵魂。这是春秋时子罕以不贪为宝的廉洁,是陶渊明的守拙归园田,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淡泊,是李白“岂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熙熙攘攘,名来利往。我心不乱,我志不移,这是我追求的心境与气概。熙熙攘攘,利来名往。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纷繁的社会中保持一颗睿智而淡泊功利的心,追求生命的真与美。点评:本作从古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切入,针对追名逐利的的“熙熙攘攘”现象展开议论,论证了这样的观点:“在纷繁的社会中保持一颗睿智而淡泊功利的心,追求生命的真与美。”在论述中做到既讲道理又摆事实,首尾呼应,观点鲜明!文章主要从正面展开论述,如果再能从反面进行一些论述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