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5 01:49:54
“一滴血查癌症”里提到的概念是肿瘤标记物检测。其实,这项检测并不是确诊癌症的根本标准。
“一滴血查癌症”概念是肿瘤血清标记物检测,这种检测值并不能诊断是否患有癌症。现在有一定比例的人群,比如肿瘤血清标记物比较高,都会超过标准,专业上叫做假阳性;还有一些人群得了癌症,一直到去世的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没有超标。这个比例比较大,超出医学上可以接受的范围,基于这样的原因,它并不是诊断肿瘤可信的标准。
一种只凭0.5毫升静脉血,就可以预测肝、肺、胃、乳腺等10种癌症的新技术“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3月8日率先在京使用。中科院数十名女科学家成为第一批尝试者。
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新技术的推广,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癌症检测将像血、尿常规化验一样简单易行且准确。
据介绍,用芯片测癌症程序简单,医生只需从受检者的手臂上抽取0.5毫升血液,然后将芯片放入仪器中两小时后,一旁的电脑就能显示出早期预测原发性肝癌、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10种癌,还可以用于肿瘤手术后的回访。预计检测费用只相当于传统肿瘤全面检查费用的三分之一。癌症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其治愈率可达80%。
领衔这一课题的是中科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胡赓熙博士,这一新技术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国家一类新生物制品(国内外尚未批准的上市生物制品)证书。这意味着京城居民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这种先进设备进行癌症检测的人群。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