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1:05:24
1.围绕一个“记”字,作者是如何写夜游之事的?请简要概括文章思路?
2.找出文中表现夜游动作的词,说说诗人是如何围绕“闲”字来组织文章的
1、作者将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写夜游之事,先“寻伴夜游”(记事) ——然后“庭中月色”(写景) ——再“月下感叹”(议论)。
2、欣然起行、步于中庭。
入夜即解衣欲睡 —— “闲” ;见月色入户 ,便欣然起行 ——“闲” ;与张怀民 步于中庭 ,连 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 闲” ; 结尾的 “闲人” 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 “闲” 反衬吾两人的" 闲" 。
答:1. 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
2. 表现夜游动作的词有:解衣欲睡、起行、寻、未寝、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是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三是透露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