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二七建设采取什么措施开展了哪些工作,下步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干啥?

发布时间:2019-08-06 05:30:58

目标任务:2017年,选择5个街道作为试点,紧密围绕困境未成年人群体的需求,开拓更广泛的服务领域,挖掘更深入的服务层面,全社会协同共进,维护困境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服务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服务对象:贫困、残疾、重病及“五失”(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四类困境未成年人。

牵头单位:团区委

责任单位:淮河路街道、长江路街道、建中街街道、大学路街道、五里堡街道

推进举措:①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优秀的社会组织或机构承接项目的开展。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困境未成年人政策的宣传服务,困境未成年人的精神心理疏导服务,困境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服务,困境未成年人的教育帮助服务,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服务,困境未成年人的物质生活援助服务。

项目费用:每年30万元服务专项经费,由区财政承担。

(10)“爱心教育基金”项目

目标任务:依托慈善捐助,设立二七区“爱心教育基金”,专项资助贫困教师和贫困学生,改善教学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美德,不让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服务对象:家庭贫困学生、品学兼优学生;身患重大疾病、遭遇突发意外及家庭经济困难教师;薄弱学校建设及其他学校和师生发展急需的项目等。

牵头单位:区教体局

责任单位:区慈善总会,各镇、街道、管委会

推进举措:①深化资助关爱服务体系,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确保辖区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②广开渠道,吸引资金,设立二七区“爱心教育基金”,搭建爱心平台。引导鼓励社会爱心人士、企业支持关爱教育事业,进行爱心捐赠。③加大宣传力度,让困难学生家庭了解资助项目和流程。

项目费用:①政府资助。按照《二七区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凡符合资助政策的学生给予相应标准的资助,所需经费由区财政全额承担。②企业捐助。在区慈善总会的授权和监督下,根据《慈善法》引导鼓励爱心企业向二七区“爱心教育基金”捐赠资金,解决政府资助覆盖不到的困难教师和学生问题。      

6、职工关爱行动(2项)

(11)“爱工驿站”建设项目

目标任务:为了建设服务职工长效机制,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拓展工会服务职工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职工水平。区总工会特别针对户外一线工作者这一特殊群体,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就餐、入厕取暖、遮风避雨的港湾,为职工了解工会,工会融入职工提供宣传阵地;为工会组织关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信息提供收集的平台,使户外劳动工作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也充分发挥工会在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服务对象:户外劳动一线职工

实施形式:工会经费列支

牵头单位:区总工会

责任单位:区直各单位,各镇、街道、管委会

推进举措:1、区直各单位,各镇、街道、管委会需要提供必要的场地,桌椅、安全卫生供水、供电保障和如厕服务。2、区总工会配齐五大件:①标识(标牌):带有统一标识的牌子;②饮水装置:提供热(冷)水服务;③报刊报架:订阅《工人日报》、《河南工人日报》等报刊杂志,提供放置工会工作的相关资料;④工会宣传展架:提供工会、职工、劳模、维权等宣传资料及职工留言薄。⑤物资:提供微波炉、脸盆(架)、毛巾、书籍、医药箱、雨具等其他服务户外劳动者的设施和设备,或者根据各自单位特点因地制宜的增设服务职工的项目。

项目费用:项目由工会会费列支,预计投入资金30万左右,每个爱工驿站配备标牌、饮水装置、宣传展架、微波炉、脸盆架、毛巾、书籍资料、医药箱、雨具等相关物品。

(12)“优+服务 绿色出行”项目

目标任务:结合工会会员卡的“绿城通”搭载功能,为工会会员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利和补贴,引导职工绿色出行,树立健康、环保的理念。

服务对象:基层工会办卡并成功激活的工会会员

实施形式:工会经费列支

牵头单位:区总工会

责任单位:区直各单位,各镇、街道、管委会

推进举措:该项目由各基层工会根据职工工会会员卡办理及激活的实际情况向区总工会提出申请,区总工会依申请向基层工会拨付专项资金,基层工会将该专项资金转至绿城通公司,由发卡银行及绿城通公司协助办理充值业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