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怎样才干削减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推荐回答

裂缝的防治措施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2 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3 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4 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粱,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5 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6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7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8 采用综合措施,控制混凝土初始温度、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变化。引起温差裂缝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9 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1)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  (2)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不低于C 5.7)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3)根据具体工程特点,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4)对于高强混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超细矿粉和膨胀剂,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试验渗入粉煤灰,渗凉15%-50%。

网友回答

可以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但是这要结合所干工程要求使用的水泥品种,不能擅自更换早期强度低的水泥,水化热低的水泥,相对来说搅拌混凝土后产生裂缝的情况要少还可以加缓凝剂,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降低水化热,跟上面是一个道理。尤其是在夏天,气温非常高,混凝土初凝也非常快,强度提高的快,特别容易开裂,就需要加缓凝剂还可以加减水剂。水灰比越大,则越容易开裂。同样坍落度的情况下,加减水剂可降低用水量,也就可以减少开裂另外石子的粒径需要控制,如果粒径小的话,也容易开裂砂子尽量选用中砂或粗砂,有的细沙虽然可以配置混凝土,但是也容易导致开裂从养护上来说,及时养护,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混凝土内的水分蒸发过快,容易开裂,所以要及时浇水养护,也可以有效减少开裂这些都是针对普通混凝土而言的如果是抗渗混凝土,当然也需要防止开裂,则还要加入抗渗剂、防水剂或者微膨胀剂,作用机理是补偿混凝土在水泥水化作用时产生的收缩,也是能防止开裂的最后,新旧混凝土的接茬不要太齐整,最好是越麻越粗糙越好,否则这个接茬部位也非常容易开裂

网友回答

对于塑性裂缝,二次抹面,及时养护等施工手段可以防治,另外可以添加工程纤维(比如纤维素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等);对于干缩裂缝,比较棘手,施工方面可以减小一次施工工段的长度以规避开裂,同时延长养护时间。从混凝土配合比角度看,保证混凝土性能的条件下减小胶凝材料的用量,也可以添加工程纤维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裂性能,也可以使用膨胀剂,减缩剂。对于温度裂缝,主要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问题也比较棘手,方法手段较为复杂。主要思路有几条:1)减少水化热;2)降低材料的初始温度;3)提高混凝土自身抗裂性能;4)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散热(布置冷却水管);5)混凝土表面注意保温(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