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钠水玻璃,其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钠水玻璃,其效果是什么?

推荐回答

钠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建筑上常用的水玻璃。俗称泡花碱,是一种水溶性硅酸盐,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黏合剂。其化学式为R₂O·nSiO₂,式中R₂O为碱金属氧化物,n为二氧化硅与碱金属氧化物摩尔数的比值,称为水玻璃的摩数。涂刷材料表面,提高其抗风化能力 以密度为1.35g/cm³的水玻璃浸渍或涂刷黏土砖、水泥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石材等多孔材料,可提高材料的密实度、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及耐水性等。加固土 将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交替压注到土中,生成的硅酸凝胶在潮湿环境下,因吸收土中水分处于膨胀状态,使土固结。

网友回答

常用的水玻璃分为钠水玻璃和钾水玻璃两类,俗称泡花碱。钠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分子式为Na2O·mSiO2。钾水玻璃为硅酸钾水溶液,分子式为K2O·mSiO2 。土木工程中主要使用钠水玻璃。当工程技术要求较高时也可采用钾水玻璃。优质纯净的水玻璃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溶于水。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青灰色。   钠水玻璃分子式中的m称为水玻璃的模数,代表Na2O和SiO2的摩尔比,是非常重要的参数。m值越大,水玻璃的粘度越高,但水中的溶解能力下降。当m大于3.0时,只能溶于热水中,给使用带来麻烦。m值越小,水玻璃的粘度越低,越易溶于水。土木工程中常用模数m为2.6~2.8,既易溶于水又有较高的强度。   我国生产的水玻璃模数一般在2.4~3.3之间。水玻璃在水溶液中的含量(或称浓度)常用密度或者波美度表示。土木工程中常用水玻璃的密度一般为1.36~1.50g/cm3,相当于波美度38.4~48.3 。密度越大,水玻璃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水玻璃通常采用石英粉(SiO2)加上纯碱(Na2CO3),在1300~1400℃的高温下煅烧生成液体硅酸钠 ,从炉出料口流出、制块或水淬成颗粒。再在高温或高温高压水中溶解,制得溶液状水玻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