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材料。一般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种。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等。其中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化学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使钢铁的代用品不断增多,对钢铁的需求量相对下降。但迄今为止,钢铁在工业原材料构成中的主导地位还是难以取代的。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1,碳钢,含碳量为1%属过共析成分,其组织为珠光体+渗碳体;而含碳量0.5%时属于亚共析钢,其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由此可见,1%的碳钢其组织含有高硬度的渗碳体组织,故硬度高于0.5%的碳钢,2,根据铁碳相图可知,当钢材加热至1000-1200℃时,会得到塑性优良的单一奥氏体组织,由此,它具有良好的锻造性能,适宜于热轧加工。3,由相图可知,接近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高温时固液温度区间最小,此时铁水的流动性最好,有利于填充型腔,由此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