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商坐贾,生活中除了固定居所的饭店,还有一些流动的小生意人。图中路边一张桌子上,几位路人正在吃凉皮。看上去设备很简单,一张桌子几把小凳子。八十年代的时候,做小生意的大致如此。
那个年代,因为交通工具的单一,做生意还是挺不容易的。图中是一辆老旧的板车,以前的时候农家用来拉货种地。为了做小吃生意,做了一些改装。这车子拉上一天,可不轻松。
马路边上,两位行人正带着孩子吃早餐。手上拿着简单的油炸食品,桌子上放了几瓶饮料。看得出,那时候路边的餐饮桌子都比较低矮,也没有简单的装潢。
麻花和油饼,历来是人们喜欢的传统食品。现在走在大街上,时常还能见到。图中大姐的板车上,都是自家手工制作的油炸食品。一个个块头不小,都用食品袋装了起来。
图中两辆自行车,就是当时做小生意的典型代表。一辆载着大号泡沫箱子,一个绑上了十几只土鸡。这样做生意的方式,现在可真是见不到了。
一个鸭梨摊子前,一位大爷正在精挑细选。那时候还没有电动三轮车,多数做瓜果生意的不是拉着板车就是骑着人力三轮车。因为没有电子秤,称重用的还是老式的称重器械。
现在上街头做食品小生意,怎么着也都有个三轮车,有时候还少不了燃气灶之类。可在八十年代,一切都很简单,骑上一辆自行车绑上一个大箱子,走街串巷方便得很。
图为1983年北京街头的一个做冷饮的小生意人。一辆老旧简单的手推车上放了一个大箱子,外头打上了两个红色显眼的冷饮大字。换作现在,基本都是冰柜了。
有简单,自然也就有费事一些的。图中是一个烤红薯的摊子,大号煤火上摆满了香甜的红薯,吸引了不少行人。阿姨手上的秤基本靠人工操作读数,不像现在,多数都是电子秤了。
行商不少,那时候固定的饭店也很常见。图中饭店前一棵大树上挂了一张牌子:米饭炒菜水饺。颇有点古代酒馆招牌的范儿。几十年过去,走街串巷小生意人的设备焕然一些,这些饭店也大变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