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一个人的意识觉醒之后,他会本能地自我省察:世界是怎么回事?人又是怎么一回事?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要到哪里去?这类问题有些导向了世界观,有些导向了人生观,有些导向了价值观,但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结为人生问题。

人生的问题,林林总总,似乎说不清也道不尽。

实际上,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生死。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弄明白了生死问题,其他问题,也都不再是问题。

或者说,人之所以痛苦烦恼与困惑,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没有理解生和死。

因此,弄明白生死这个问题,就可以树立符合天地常然的正常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常不妄,可以生生不息;不知常,妄作,凶。

生与死

正统的华夏思想文化中的对生死的认识,集中体现在《道德经》中:

《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理解生死,首先一点,要诚实。

不可以对这个问题弄虚作假,因为恐惧,因为偷懒,或者被人蛊惑,引入虚妄的、死无对证的假设来自欺欺人。

在忠实于自己心智的前提下,然后才能谈生死。

生和死都是同时发生的。它们只是一件事的两种状态。

任意时刻,既可以出生入死,也可以出死入生。

忠实于自己,敞开自己,给心智解蔽,放下恐惧和懈惰,那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剖析生死。

  • 人为什么会生?
  • 又为什么会死?
  • 生之前在哪里?
  • 死之后又去了哪里?
  • 生向着死运动,是不是死也再向着生运动?
  • 这里面的深层机制到底又是什么?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经认为,人在生之前是虚无,死之后又重归于虚无。

生因为动,而趋向死;死因为静,而趋向生。

生为死之徒,死为生之始。

这便是生死相徒的道理。

就好比海洋里,有很多波浪。

浪花被溅出水面,为生;

浪花落入水面消殒无踪,为死。

浪花被溅出之前,它就是海洋的一部分,它落入大海而消殒,则再次化为海洋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个海洋,就是生的来处,和死的归处,它的名字叫做道,叫做虚无。

生命像浪花一样的跃出海面,便是出生;

生命又像浪花一样的消殒于大海里,便是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理解道德经生死观的关键,就在这个"徒"字上面。

徒,它的本意就是步行,在这里,“徒”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

每个人出生到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自然寿限,这个自然寿限也叫天年。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人认为人的自然寿限理论上为120岁,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活满天年。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趋生运动有三分,趋死运动有三分,还有三分是因为不善于摄生,把原本趋向生的运动,导向了趋向于死。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而造成的呢?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活几十岁呢?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人之生动之死地”。

再次回到刚才的那片海洋。

在海面上,一片涟漪在荡漾着,波纹很慢,但是却荡漾了很久。

随着风越来越大,涟漪变成了波浪,运动的越来越快,但是每一个波浪的存续时间,却越来越短。

风更大了,波浪变成了惊涛骇浪,浪花飞溅,每一滴浪花,飞溅的越猛烈,存续的时间就越短。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的生命运动有两重:

第一重,是道生人;

第二重,是人生事。

这第二重,便是“生生”。

事情越多,越刚猛,越激烈,那么这个“生生”就会越厚,就像浪花一样,生命活的越猛烈,存续的时间就越短。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年轻过劳而夭折生命,正是以其生生之厚而加速趋向了生命的逝去。

那么,如何才能远离生生之厚,而生生不息呢?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就是有道之人的活法:出死入生。

生命并不在于运动,而在于虚静。

人之生动之死地,是选择走向了一条“出生入死”之路;

相反,则能静之生地,则是选择走向了一条“出死入生”之路。

唯有出死入生,才能无死地。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人都知道生命宝贵,但是世间的真正的贵生者却少之又少。

从死地逃离出来,收回精神,复归于生命本身,并把生命根植于大道,抱神以静,守一不离,从而可以长生久视尽其天年。

能做到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如果非要说正统的华夏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那么正是由这样的“生死观”而来的,那就是“生生不息”。

在身,为益寿延年,

在家,子嗣绵延,

在国,长治久安,

在天下,天下太平。

世界观

世界是怎么来的?

这是人们常常会问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无外乎一下几种观点:

  • 宇宙是某种非人性的东西,一块石头,一座山,一棵树,由它们的神力创造的;
  • 宇宙是一只鸟,一只乌龟,一只什么野兽,创造出来的;
  • 宇宙是某种人兽合体的怪物创造出来的;
  • 宇宙是某些人格化的创世神创造出来的;
  • 宇宙是不知道怎么创造出来的;
  • 宇宙是大爆炸而来的;

这些版本林林种种,每过一段时间就发现浑身漏洞。

那么正统的华夏思想中的宇宙观是什么样子的呢?

《列子·天瑞》: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

太初者,气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

太素者,质之始也。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九变者,穷也,乃复变而为一。

一者,形变之始也。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正统的华夏思想中的世界观是这样的:

道为第一因,道生出无,一种混元之气,纯粹的能量,无质无像,所以无名。

无生出有,有质有像,始可有名,有生出万物,万物并作,参差各态,各命其名。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是源于这样的世界观。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价值观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天地中来。

我们要去向哪里?

我们终将归于天地。

我们是谁?

我们是天地之子。

人生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在理解了生死,理解了世界,理解了人生之后,答案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尊道而贵德,才是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也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万物化合成人。

就好比“道”是浩茫无穷的汪洋之水,它一开始寂静无波,一而不得不易,开始荡漾出波纹,从波纹里起了波浪,雕塑出来各式各样的形态各异的波浪,人根据万物的差异来命名并标识辨别万物。

如果说万物是从这寂静无垠深不可测的汪洋里荡漾出来的波浪,那么人,则是一朵被涌出的水中之花。

人是对万物生灵复杂性的集成和总结,就好比,植物的花中有果实,果实里包含着全部的生物遗传信息。如果把宇宙比作一棵树,人就是这棵树上的一株花。它的果实,便是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就像水吹皱了水;

死,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天地万物的生和死,和人类的生和死,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生之前,是那些水,死之后还是那些水,在生死之间,依然是那些水。

所有的事物,本来就都是一体的。

差异和分化,只是局部细节上的表达不同。

道生天地万物和人类,就好比这个汪洋之水,只是“道”是没有任何形态的水,彻底虚无的水。

正因为没有任何的形态,才可能无穷多样的输出任何形式和可能性的形态。

道负责输出,德负责塑造,德可以理解成是人对道的践行。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事物,一个人,被涌现了出来。那么他到底会表达成什么样貌,这是由德来完成的。

任何事物,能够演生到现在,世界之所以是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这样,而不是其他的样子,都是因为,生,长,形,成,这个往复几十亿年的生死运动中,有的事物因为不失其所而能得终始,而失去根本的事物,则永恒的覆灭了。

这个根,就是万物得以生的道;

这个本,就是万物得以长的德。

为什么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呢?

因为不尊道而贵德的事物,根本不会被生出来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生,一切都是道德法则所定。

已经被生出来的事物,如果不能尊道而贵德,那么他们的生命就无法获得继承。

他们的遗传信息,将被抛洒在无垠的虚空里,而不会再被生出来。

而尊道贵德者,则能得以薪火相传。

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天道贵生,人道贵久。

天地不生万物,不成其为天地;

人不能长久存续,则不能代天守道。

人是所有生灵的历史总和。

尊道而贵德,是人生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