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派巴倒烫是什么(陆派巴倒烫火锅加盟优势有哪些)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能跟你坐在一起吃火锅的人,说明你们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吃什么不重要,坐在身边的人最重要。”

——《摆渡人》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何以解忧,唯有火锅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对重庆人来说,火锅是最不陌生的食物,升职加薪吃火锅,朋友聚会吃火锅,分手失恋也要吃火锅,不管是开心还是难过,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

陆派火锅

南山之上,有一家名为“巴倒烫”的火锅店,与其他火锅不同的是,这家火锅店打出的招牌是“陆派火锅”。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火锅是重庆第一文化符号,由于特殊的山水地理环境,重庆火锅分为两大流派,起源于两江船帮的水派火锅和起源于渝(川)黔盐茶古道马帮的陆派火锅。水派、陆派花开两朵,同表一枝,共同谱写了重庆火锅的历史篇章。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起源于意外

相传,陆派火锅始于马帮奔波途中的一次意外。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某日,一队马帮在雨中艰难前行,在一口水井旁歇脚。熬汤时,马脚子不慎将装有各种香料的布袋掉入锅中,水温太高,不敢伸手去捞。不想片刻后,锅中红浪翻滚,香味四溢,勾人食欲,于是他又将“猪下水”、“牛下水”倒入锅中一起炖煮。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香味把其他马脚子都吸引过来,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一天的劳累和寒冷顷刻间消失殆尽。此后这种吃法逐渐在马帮和南山当地流行起来,成为重庆陆派火锅的源头。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井水熬制 天然鲜香

陆派火锅与水派火锅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用井水熬制汤卤,井水发制食材,并且是由屠场直供内食、就地取材鲜菜,有马帮之豪气,有天然之鲜香。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于草木清幽的山林之间席地而坐,汲来一锅龙井水,放入花椒、干姜、辣子和香料、待锅中红浪翻滚,便将洗净切好的荤食和野菜放进锅里烫食,再佐以随身带的烧酒,真可谓:一碗浊酒天地小,几拨红浪尽开颜。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想来百年前的马帮汉子就是靠这一碗浊酒、一口麻辣鲜香扫去了奔波的疲惫,恢复了行走的力量。

巴倒烫

陆派巴倒烫火锅山庄是重庆市第一个以马帮驿站文化为底蕴的火锅庄园,位于南山火锅一条街,依山建园,大气而古朴。

巴倒烫是著名重庆老字号企业,因其风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在巴蜀百姓中具有广泛影响,其制作技艺有着较高的民族民间文化价值。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从大门进入, 一条宽阔的大道,左手边就是一个停车场,再往上走还会有一个大停车场。庄园很大,可以选择在室内的大堂里吃火锅,也可以选择在山林间席天慕地烫火锅。

自创陆派火锅

巴倒烫火锅是陆派火锅的代表之一,其制作技艺始于上世纪初,巴倒烫火锅第三代传人朱静女士祖籍广东顺德,民国初期,朱静女士的祖父朱西之在重庆南山开了一家火锅店,为了适应重庆人的口味,朱西之把祖传粤式“八道汤”煲汤秘技结合重庆马帮火锅配方,创立了别具一格火锅制作技艺。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为不忘“八道汤”之根,把火锅店取名为“巴倒烫”。巴倒烫火锅深受来往渝(川)黔古道的客商和马帮的喜爱。后来随着川黔古道的变迁,巴倒烫渐渐淡出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朱静、王文军夫妇,当把家中那块尘封多年的“巴倒烫”招牌重新挂上以后,巴倒烫又开始在重庆及周边地区声名鹊起。本世纪初,为响应南岸区政府招商引资号召,朱静与丈夫王文军重回南山,在老厂建起巴倒烫火锅山庄。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王文军是陆派火锅的创始人,也是巴倒烫火锅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热爱火锅,潜心研究巴倒烫火锅,搜集了大量关于马帮和马帮火锅渊源的书籍资料,他不断总结研究由祖传“八道汤”秘方与马帮火锅配方结合的火锅制作技艺,从而第一个提出了陆派火锅的概念。其制作的陆派·巴倒烫火锅既有水派火锅的温柔,更有陆派火锅的豪放,形成自成体系的陆派·巴倒烫风味。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陆派·巴倒烫火锅制作技艺既是陆派火锅的典型代表,又融合了粤菜煲汤秘技,充分体现了重庆火锅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其技艺的传承,有利于对重庆火锅起源、发展和繁荣历史的研究,有利于重庆火锅制作技艺的发扬光大与创新。

隐于山林中

巴倒烫的大堂是一个类似四合院的仿古建筑,木质构造,雕栏画栋,看上去颇为风雅,院里摆了绿植,还种了叫不出名字的小花,中间的空地上摆上一个个四方桌,晚上人多的时候,几乎坐满了人,看上去格外热闹。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建在山间的巴倒烫完全利用了自然优势,石梯栈道,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家一个不落,如同一幅古风画卷,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把火锅店开在山里,想来也只有爱火锅如命的重庆人能做到了。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转过一道弯,或者爬上一段石梯,就能看见在树下,亭子里吃火锅的人。最好的时间是傍晚时分,树林清幽,清风送爽,空气不闷不燥,抬头远望,天边晚霞似景,城市华灯初上,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情都好起来。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融合马帮文化

巴倒烫的火锅庄园处处融合了马帮文化,雕塑、路标,建在庄园里的石梯步道名为三百梯,象征了马帮的跋涉之路。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巴倒烫的火锅锅底运用了具有马帮特色的龙井水熬制汤料,甚至庄园里服务员收拾碗筷,都是放在箩筐里,用扁担挑起,慢悠悠送下山去,如同百年前行走山间的马脚子,肩挑手抗,把货物和商品送达目的地。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有人说,这种庄园式火锅吃的就是一个环境,其实不然。愿意花这么多的精力去打造一个山林中的火锅庄园,去塑造一物一景,去营造这样清爽又舒服的用餐环境,巴倒烫的创始人又怎么会愿意把招牌砸在火锅的味道上。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鲜香之味 回味无穷

红油油的锅底,翻滚间带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菜单上的陆派鸭肠、水牛毛肚还有鲜牛黄喉都是由屠场直供,绝对新鲜,鸭肠和毛肚在锅里烫熟之后,口感脆爽鲜香,回味无穷。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龙井泉水豆苗端上来的时候还种在土里,服务员端到你的桌子前,用一把大剪刀齐根剪断,然后放在盘子里,豆苗直接下到清汤里,清香爽口的同时带一点甜味,非常好吃。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巴倒烫的菜品种类又多又全,他家的大刀牛肉与其他火锅店里的不同,是一块差不多20厘米长的肉片,对食肉爱好者来说绝对是必点。

除此之外,鲜千层肚、山椒鸭菌、无冰耗儿鱼和南川方竹笋这些菜品都值得一试。

陆派火锅一条街

近年来,以古月泉水火锅、乡村火锅、涂山湖老火锅、鲜龙井火锅为代表的陆派老火锅店,已达近百家。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南山“陆派火锅”位于南山街道黄金公路沿线,全长约5公里,是重庆饮食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曾被多个主流媒体报道。《舌尖上的中国2》就曾拍过枇杷园火锅,邓超、高圆圆等明星也到南山品尝过重庆的陆派火锅。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清新又贴近自然的环境,新鲜的菜品,独特的味道成为南山陆派火锅成功的秘诀。火锅店依山而建,品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能欣赏田园美景,视觉、听觉、味觉相融合的感官体验是其他火锅店不能比拟的,因此很受食客的追捧。

 

陆派·巴倒烫——在诗意山林间,品尝豪迈与婉约相融的火锅之味

每天到黄桷垭品尝陆派老火锅的顾客络绎不绝,据说,很多来重庆的外地游客拖着行李也要去这里吃一顿火锅。

坐于山间,品清茶,赏天色,吃火锅,南岸君想想就无比心动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