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典故说明了什么(洛阳纸贵的典故与哪个人物有关)

“洛阳纸贵”“乐不思蜀”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洛阳纸贵”“乐不思蜀”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洛阳车站

“洛阳纸贵”“乐不思蜀”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伊水大桥(以下无时间记录的照片取自录像机)

从登封坐一个多小时大巴就到洛阳了。记得小时候是从地理课中知道的洛阳,印像最深的是有个第一拖拉机厂。稍大后才知道,洛阳远不止于此。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居古洛水之阳而得名。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南面向嵩岳;洛、伊、沥、涧四条河蜿蜒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之美誉。

据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验证;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共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立国,时间长达1500年。此外,还有八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所以,很多朝代的兴替大事皆发于斯。故,宋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可如今在洛阳城内是看不到什么古迹了,要看须去城外。“古今千年兴与衰,楼台亭榭化尘埃。”千年古都早己化为和国内其它中等城市没有什么区别了。

不过,洛阳在成语词典的宝库中,却留下了一些令人至今难忘的成语;如:“洛阳纸贵”、“乐不思蜀”、“挑肥拣瘦”、“河图洛书”、“国色天香”等等。其中和现代洛阳关系最大的是“国色天香”。

传说,天授二年(691年)腊月初一,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淫威,连夜开放,唯牡丹不违时令,闭蕊不开。武则天盛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发配洛阳,并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难,体如焦炭,却根枝不散,在严寒凛冽中挺立依然,来年春风吹过,花开更艳。

长安牡丹被贬洛阳,反成就了洛阳牡丹。从此,世人只知洛阳有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不,每年四月中洛阳都举办牡丹花会,可惜我们来时错过了花期。

“洛阳纸贵”“乐不思蜀”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