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年少羽林郎,骑射翩翩侍武皇。
弓影醉开孤月满,刀头新买百金装。
听鸡晓阙疏星白,走马秋郊细柳黄。
应募玉门关外去,请缨生系左贤王。
答主首先想到了,王维的这首诗和只身灭印度的王玄策
(一)霍去病鹰击漠北
去时儿女悲,归来胡茄竞。试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前123年,霍去病随大将军北征,一再请战。
卫青挑八百勇壮骁骑归其指挥。
初披战袍,凭一腔热情和血气之勇,无任何实战和指挥经验,率骁骑一往无前地向北奔去。
莽莽草原,人迹全无。将近黄昏,忽然发现前方远处有一片黑点。
当即命部下衔枚而行,攻如迅雷,匈奴一片混乱。
霍去病身先士卒,首先闯入匈奴营帐,麾下骁骑勇猛无比, 匈奴四散逃窜。
大胜而还,战果空前。迫使右贤王和单于退至大漠以北苦寒地区,巩固了河南地区,切断了匈奴东部和西部的联系
少年将军傲河山
元狩二年春,武帝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领精骑万人,出陇西,击匈奴。
南路军张骞行动缓慢,李广只身被围,霍去病冒险直入匈奴腹地。
霍去病只有一万兵马,而浑邪王与休屠王兵马合计不下六万人。
霍去病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抢在敌人主力部队集结以前迅速突进,各个击破。
匈奴人不断调兵遣将,却如羊入虎口,逐一击溃。
此战之后,匈奴畏惧汉军如虎。
应募玉门关外去,请缨生系左贤王
元狩四年(前119),武帝兴“漠北大战”。
漠北之战,汉军行远甚,苦甚。
卫青和霍去病,两路分进
霍去病长途奔袭两千多里,深入漠此寻找匈奴主力,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
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
就在这里,暂作停顿,率大军行祭天地的之礼。
祭天封礼狼居胥山,祭地禅礼于姑衍山。
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方才回兵,一举击溃左贤王集团。
漠北过后,单于远遁,漠南再无王庭。
(二) 唐灭印度之战
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右率府长史王玄策受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朝有友好关系的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
王玄策千辛万苦来到印度,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尔裘那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
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
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
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击溃印军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押回长安。太宗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
王玄策归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此壮举,惊喜不已,册封他为朝散大夫,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