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委员是什么级别干部(19届国务委员名单)

我们看唐宋时期的电视剧可能会经常听到一个官叫参知政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范仲淹就当过这个官。

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史称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当然,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开国皇帝赵匡胤改制开始。赵匡胤此人当皇帝后,为了集权,巩固皇权,首先通过“杯酒释兵权”夺了功臣勋贵们的军权,集中军权后又开始折腾宰相了。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赵宋官家实行了“三权分立”。将原来由宰相负责的行政、军政、财政三块剥离开来。变成了三大机构:负责行政的中书省、管理军事的枢密院和负责财政大权的三司。结果,宰相成了只能管行政的,相当于剥夺了宰相军事和财政大权。即便是负责行政的宰相还要继续被拆分。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赵匡胤把宰相分为两等,一等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一品,为正宰相。其次叫参知政事,正二品,为副宰相。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中书省就是政事堂,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也叫政府、东府。宋代政府在名义上也跟唐代一样,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组成。但门下、尚书两省形同虚设,只有中书省在宫中,政事堂也设在中书省,因此叫中堂。以至于后世把宰相或者相当于宰相的人叫作中堂。比如和珅就经常被称之为中堂大人。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而枢密院就是最高军事机构,首长叫枢密使。

中书省和枢密院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地位相当。参知政事和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而负责财政大权就是三司,即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三司又叫三司的长官叫三司使,副长官叫三司副使。三司是仅次于二府的中央权力机关,直接福皇帝负责。

这就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他们都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而有副宰相之实的参知政事最早设立可以追溯到公元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以李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不过,当时的参知政事更多作为加衔。

到宋代时,参知政事就成了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公元973年,开宝六年,参知政事始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参知政事权力进一步提高,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直到参知政事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宰相反而退居其次。这种事发生在王安石身上。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王安石是北宋中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据说20岁当皇帝的宋神宗在继位后的第二年就召见了王安石。

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四月,21岁年轻有为、想做一番大事的宋神宗第一次见到王安石。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宋神宗问:“朕想完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爱卿认为该如何实现?”

王安石说:“关键在于选择”

宋神宗问:“如何选择,学习唐太宗吗?”

王安石口出狂言说:“要学就学上古尧舜禹,学什么唐太宗,档次太低。”

参知政事到底是个什么官?是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还是国务委员?

宋神宗很大为吃惊,也十分振奋。之后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结果王安石以参知政事胜似真宰相。

那么,宋朝的参知政事到底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呢?还是国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