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简介:按照国家信访局、上海市信访办关于开展“我在基层做信访”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推进闵行区信访工作,我区信访办在全区组织开展“我在基层做信访”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参与信访工作的各单位和个人分享信访故事、加强经验交流、探索建立机制、搭建沟通平台、提高综合能力,构建闵行和谐文明氛围。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闵行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年轻女法官,今年6月经区委组织部安排到区信访办挂职锻炼。《过最朴素的生活 怀最遥远的梦想》一文,抒发了她在信访办工作短短三个月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作者以简练的笔触,从一个司法工作者的角度,诠释了信访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用锻炼中获得的撼动、触动和感动,揭示了信访工作者们在平凡中的坚守和坚定的信念。短短一千余字不仅充满了作者的真挚情怀,也折射出她审思明辨的感悟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读来让人豁然开朗,回味无穷。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闵行区信访办团员青年朗读的《过最朴素的生活 怀最遥远的梦想》。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抬眼已在区信访办挂职三月有余。十多年的法律研习,让我领会定纷止争;多年的法院工作经历,让我总以为法院作为司法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总是疏而不漏。但是信访办的挂职经历却让我清晰洞见了法律的不周延之处——社会治理是场盛宴,司法只是其中一局。许多的纠纷是历史遗留问题、是法律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是社会转型中行政行为失当造成的问题、也是诉讼行为专业化且司法救济过程漫长而不得不去信访的问题。许多在法律上有明确定论但如果刚性判决会造成后续社会问题,也要通过信访途径多方协调,集社会合力柔性化解。揣一颗为民之心,所有的公务工作都将殊途同归且显得更有意义。
在一次区政协特邀监督员工作会议上,我恰巧作为信访机关代表出席交流。一位政协委员发言时,谈到其曾帮助一个小区居民反映附近店家油烟扰民的问题,区信访办得知后多次奔走、现场查勘,并通过分级分责多项机制,向主管责任机关了解情况,最终妥善化解了这项矛盾。她说她要代表当地居民向信访工作人员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并在会上向我深深鞠了一躬。作为晚辈,我当然受宠若惊,但同时也深受撼动,与有荣焉。
在一项实地督查工作中,区人大沈健副主任牵头,他在得知选中的具体案件之后,仔细研究了信访诉求,并主动提出要自行先去实地(临时建筑垃圾中转站)勘察现场。上海的秋老虎,38度的高温天,他两度奔赴垃圾场了解情况、事无巨细提出整改建议、亲自接待信访人代表、审核整改清单,待实地督查当天,我已能看到明显改观。他如果多一些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完全可以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只要在督查当天随队前往,读一下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完成任务。我以为,他原本不用亲力亲为,这原本并非完全是他的本职工作,但如若如此,这件群访的矛盾不会有如此大的化解力度;而我,也不能从这位前辈这里获得如此多的触动、加持更多为民工作的动力。
同在法院工作一样,接触到的大多是各类矛盾纠纷,接收到的大多是各种负面情绪,还好我们信念足够坚定、还好我们不改初衷、还好平凡的日子也有许多感动、还好有许多榜样引领我们、还好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坚守。清华大学给一位残疾学生的回信意外走红,上书“人生实苦,但请足够相信”感动了千千万万人。信访工作亦是如此,有许多同僚传达负面的情绪,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岗位上,你没有信念,没有足够的相信,如何为民解难、为己排忧。
我们常说现世安好,是因为有许多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愿意为这个社会的平和稳定负重前行,也愿意做一颗让社会机器更为结实稳定的螺丝钉。过最朴素的生活,怀最遥远的梦想,向所有让社会变得更好的信访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