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是什么做的?教你一碗超级好吃的米线

小产品,并不意味着普通低端。一碗米线可以做得高大上、一杯花茶也可小而美。今天的两个案例之所以能以小博大,是因为他们各有妙招,把小产品价值挖掘到极致后,大品牌自然就不远了。

在美食之都重庆,大受好评的餐饮小食店很多,连评“小面50强”也是新秀辈出。但大部分都是街边小店,面临“做不大”的难题。

但最近两年,一家名为旺米线的店走入大众视野,从2013年底解放碑的第一家店到本周六在成都春熙路的第五家店,它的步伐迈得飞快。但这还不够,旺米线创始人陈茂希马上还要带着这款重庆味十足的火锅米线走出内地,进军香港和东南亚市场。

这家米线到底有什么绝招,能踩上风火轮一路狂奔?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旺米线店,菜单上的标价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当然店内环境也会颠覆你对米线店的预期。

一碗米线可以做得高大上,看他有哪些奇招?

这是一家按西餐厅规格装潢的米线店,菜单上有三十多种不同口味的米线,价格在二十到四十元不等。不免让人好奇,这里的米线凭什么比市价高出一半以上?“我们就是要和路边店面区别开来,走高端路线,所以只开在商场内。”陈茂希说,“消费者初看价格可能会觉得贵,但我们提供的是干净舒适的环境和更加健康、有品质保证的食物。”

陈茂希于2013年底在解放碑开了第一家旺米线,取名“旺”,是为了图个吉利。而后来的“旺”,则因旺米线的创新。

“我们是重庆首家火锅米线。”陈茂希强调,那时他刚从火锅企业辞职,“想到将火锅的元素嫁接到米线上。”他回忆,新奇的火锅米线迅速吸引了大批的食客和媒体,“我还没怎么做宣传,大家就在朋友圈里传疯了。”

名声在外后,旺米线很快迎来大批“模仿者”。“那段时间来店里踩点的人特别多,有些一边吃一边拍照,走的时候还来问可不可以加盟;还有些直接等饭点就徘徊在门口,观察我们如何运营管理。”

一碗米线可以做得高大上,看他有哪些奇招?

到2014年5月,“模仿者”们大爆发,市面上一下子出现了大批的火锅米线,而且普遍走中低端路线,价格更亲民,宣传也做得更猛。“我们选择了反其道而行,把宣传推广都停了。”陈茂希把手上的棋落到了另一块阵地—标准化建设。

总结起来,旺米线的标准化分三个方面:一是注册商标,学过法律的陈茂希早在2014年3月就递交了申请;二是中央厨房的建立,在仅有两个分店时,陈茂希就在石桥铺建了个200㎡的中央厨房,以“保证每个客人在每个店吃到的味道都一样好”;第三点,引入标准化服务,这是通过“挖”其他快餐品牌的管理人才实现。

提供完高端的食材和大气的服务,如何上档次,陈茂希手上还有一张科技牌。在旺米线大坪店门口,一台黄色的自助点餐机器十分醒目。陈茂希演示了操作流程,首先选择留店或者外带,拉菜单点餐,然后刷银行卡,分分钟搞定。

一碗米线可以做得高大上,看他有哪些奇招?

“洋气”点餐后,取餐的方式也不一般。没有服务员叫号,只有一个叫做“飞盘”的小圆盒。陈茂希介绍,“飞盘”是从韩国引进的,它的功能就是提醒取餐。每笔订单对应一个飞盘,就像一个电子号码牌。食物做好后,服务员只需要在柜台前发出信号,客人的飞盘就会发出红光并启动闹钟,提醒取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