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更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爆发式发展时期之一。而提到诸子百家就不得不提道家的老子,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是孔子的师傅,也是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所著《道德经》也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道德经》中关于美和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节选《道德经》
1、美与丑——放下分别心
上面那句话的大概意思,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那就是不美,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善,那就是不善。老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要让我们善恶不分吗?其实老子是让我们放下分别心,分别心是一切烦恼的源头。
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例子你就明白,如果一个女人心中有美与丑的分别心,那么她就会去追求美,厌恶丑。那么她就会去发现自己和身边人的美丑,烦恼也就出来了。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去做美容整形的女孩子,大多数的颜值都是中上等的,但是她们放不下美丑的概念,追求心中所谓的美,所以就去追求,就生了烦恼。
同样,对于绝大多数的男人来说,心中有了贫富的概念,于是就去比较,就去嫌贫爱富,那么烦恼也就来了。所以老子的这句话,就是让我们放下分别心,世间千千万万都是一体,善恶并不是对立面。
2、不去分辨,只是去做
那你会问?如果放下分别心,人活的是不是太糊涂了。这当然也不是老子的初衷,老子是让你放下分别心,只是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你看见有人摔倒在地,你不要去指责地面不平或者摔倒的人不小心,你要做的是去把人扶起来。又比如你看见地上有垃圾,你不用去分别扔垃圾的人是对是错,只要去做,去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就可以了。
其实哲学有相通的地方,西方的诗人纪伯伦也说过同样的话,更加容易懂一点:“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开始! ”
3、不二
道德经里面有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万物都是一体的,如果人去判断对错,就有了二,这里的二就是对错的二元对立,而这个二加上初始的一,就变成了三。这样一步步演化下去,就是这个万千世界。
关于分别心,其实佛教里面有很多让人放下分别心的说法。比如“缘起性空”,有形的都是生生灭灭的缘分聚合,五蕴皆空,这个有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之前我写的关于佛家的文章。所以开悟的人一般都要破二元,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世界只有你和世界。如果不是太懂,请往下看。
4、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是多变得,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没能看清世界,一生都在和烦恼做斗争。其实,世界是客观的,世界每天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烦恼的只是众生。举个例子来说,古人有说,忠孝两难全,意思是在朝堂就不能孝顺父母。其实这是因为心中有了忠孝。正确的做法,是父母需要你的时候就在家尽孝,朝堂需要自己的时候就去尽忠。二者并不是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