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杂志的报刊亭
在2008年左右,大概十年以前,小编还记得,当时因为语文老师强制要求每周买一本杂志写周记,所以小编将学校周围的报刊亭都逛了一个遍。在那时候,这些报刊亭还是正经的报刊亭,卖着报刊杂志等刊物。但现在,虽然挂着“报刊亭”的名头,很多却成了名副其实的杂货亭。
张阿姨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足十平米的报刊亭里售卖着香烟、饮料,等等商品,报纸也有,但很少。张阿姨解释说:“现在报纸这些都没人买。”
所以,这家报刊亭里,你只能看见很少量的报纸堆在那一个角落里,而杂志呢,你是找不到它的踪影的。
张阿姨从接手这个报刊亭起,附近的报刊亭就不怎么卖报刊杂志之类的纸质读物了,主要还是经营一些其它的,譬如饮料、香烟,都是一些路过的人经常会买的。
张阿姨当初租这个报刊亭,也并不是为了在这里卖报刊杂志。
张阿姨说,这个报刊亭是她的儿子帮她弄的。在守着这个报刊亭卖东西之前,她是一位环保工人,孩子觉得她这样很辛苦,于是跟她商量了一下,就帮她找了这样一个离家也不远的报刊亭。
一个小小的亭子,张阿姨一个白天基本上待在这儿消磨时间。
拓展业务:冰粉、凉虾
张阿姨说:“待在这儿是很轻松,但也很无聊。”即使不是报纸,其它的东西,也并不是卖得多好。一天里,偶尔会有过路的人来买点东西,但生意也并不是太好。
太闲了,张阿姨难免有点无聊。虽然她的孙子很有孝心地给她下了一些电视剧在手机里,并教会了她怎么打开视频。但张阿姨没有告诉她疼爱的孙子,在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十分喧闹,即使将声音开到最大,也根本听不清手机里在说些什么。
不过,还好,这里离张阿姨的家不远,这意味着这附近,有不少张阿姨的熟人。偶尔,这些熟人就会过来和她聊聊天,谈谈家长里短。
一次,在和一位老阿姨聊天时,张阿姨随口谈到了报刊亭里的东西卖得不好,老阿姨也随口说了一句:“那你卖些其它的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在此之前,张阿姨就看见,许多地方都卖着冰粉凉虾这些解渴的小吃。大家都在卖,就说明它们有市场。而且,冰粉这类零食制作过程并不是很复杂,张阿姨以前自己就做过。为什么自己不来卖它们呢?
说做就做,张阿姨风风火火地行动了,她在报刊亭边上摆了一个摊子,就在上面卖些冰粉、凉虾、凉糕。“这些还卖得不错,”张阿姨说。
在和张阿姨聊天的过程中,小编听到,摊子边上挂着的喇叭,对着来往的人吆喝着:“冰粉——凉虾——凉糕!”
报刊亭的未来?
张阿姨经营的这个报刊亭,并不是个例。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人都直接在手机阅读新闻与杂志了,去报刊亭买报刊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生意逐年下滑,不少报刊亭或转租或直接关门,还有一些存活下来的,因为仅靠售卖杂志难以维持生计,而在亭内做起了其它的业务。
在离张阿姨不远的另一条街上,也有着一个报刊亭。一些杂志摆放在架子上,更多的,也是一些矿泉水、香烟之类的其它商品。守着报刊亭的大叔,在报刊亭边上对着过往的人群散发着传单。
所以,如果你有着在报刊亭内卖报纸杂志的想法的话,那你可以暂时放弃了。现在,已经少有人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来阅读,而报刊亭的主人,也在寻求着转型,只是将报刊亭作为一个比较便宜的小型店铺,来贩卖一些其它的东西。而一些做得出格的报刊亭,也面临着被整顿的风险。
报刊亭正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果不是,那它就是走在淘汰的路上,不管怎样,目前,租一个报刊亭营业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