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狄仁杰传》材料二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材料三 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在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的人同等权利.--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 历史
网友回答
【答案】 第(1)问,根据材料中武则天立儿子为太子而没有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可以看出是宗法制度“家天下”观念的影响和人心所向,再根据材料武则天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改变了观念,可看出狄仁杰对她的影响.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程朱理学自身、地位和社会等角度来组织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列举即可;第二小问,注意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分析解读.故答案为;(1)父亲血缘关系或“家天下”政治等;礼乐制度等.(2)“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3)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武则天虽有皇帝之尊,却受制于“家天下”政治制度;妇女贞节虽被地方视为道德标准,但妇女身心却遭摧残;五四前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观念在实践层面有所体现,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问题解析】
(1)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应把握西周宗法制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应把握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应把握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知识.(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评 本题考点 材料解析题 西周的宗法制 宋明理学 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在时间上跨度很大,对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极高.在复习中应注意对知识点的时间、空间的把握.
【本题考点】
材料解析题 西周的宗法制 宋明理学 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在时间上跨度很大,对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极高.在复习中应注意对知识点的时间、空间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