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发布时间:2020-08-06 11:56:34

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本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网友回答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诗的形象、语言、内蕴和手法,宜从总体理解原诗人手,逐项进行分析。从诗句内容上看,本诗写景不多,体现的并非“寓情于景”的艺术技巧,而应是“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