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的教训

发布时间:2021-03-08 23:30:53

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的教训

网友回答

一、产生原因 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叫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开始,经过2007年,到2008年达到高峰,直接造成美国金融市场的大崩盘。这个危机的深度和影响程度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影响。次贷危机与房贷有直接关系,所以又叫房贷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众多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主要指金融机构为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始于美联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利率的上升增加了投资的成本,降低了预期收益,由此导致房地产投资需求减少,在刚性供给作用下,房地产价格开始下降,进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逾付率开始上升,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显现。随之出现次级贷款及衍生证券重新估值,风险资产价值缩水,最后导致流动性收紧,金融资产市场大幅波动。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之所以最终爆发次级债危机,其监管当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对面对火爆房市的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加强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监管 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房地产贷款出现增长快、规模大的特点。并且在房地产信贷中存在着一些“零首付贷款”、“假按揭贷款”和“自我证明贷款”。一些创新类信贷产品如“加按揭”、“转按揭”、“循环贷”和房屋“净值”贷款等也不断面市。因此,我们必须从美国次级债危机中汲取教训,切实加强和改进房地产信贷管理。 2.加强个人按揭贷款资质审核 美国爆发次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抵押贷款公司为了追逐利润,向原本就信用等级比较低的贷款者提供零首付、零文件等限制条件更少的贷款,使得次级抵押信贷隐患由此潜伏下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 3.高度关注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潜在风险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商业银行有两个教训:其一,在经济增长上行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增长下行阶段出现风险甚至是爆发危机;其二,必须重新高度重视金融衍生品风险。中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不断增加,货币政策必然趋紧,从而加大资产价格回调的可能性。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房地产经济周期风险以及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 4.提高信贷稳健性,加强风险管理 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由于在经济增长周期中的繁荣阶段增强,给其带来盈利性的提高,但是对风险的忽视,快速扩张的同时也给其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稳健步伐才是防患于未然的理性选择。中国金融系统目前存在着普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所以应该进一步保持和增强稳健发展理念,大力推广和发展绿色信贷,同时避免信贷资本向高风险资产市场的过快流动。 综上所述,在房贷发展中,我们首先要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行。目前“零首付”、“首付贷”刺激楼市,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至于国内房地产业,需求是有的,等到价格能被老百姓普遍接受,自然会好转,这种降低首付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购房压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