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权】平分地权和平均地权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28 14:19:42

平分地权和平均地权的区别是什么?

网友回答

【答案】 以下属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区别提炼:1、前者属于封建社会中主要使用的土地政策,核心是均田制,后者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土地制度,核心是保证民生 2、两者提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社会,后者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前者是封建地主阶级或农民起义领袖提出后者是资产阶级领导人提出.
  平分地权和平均地权的区别
  平分地权和平均地权最明显的两个代表例子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均田制和孙中山先生的民生思想中的关于土地的看法.相同点是1、都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都体现了平均思想3、都表现出对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视4、最后都失败了,没能真正实现.
  不同点是,前者基本上在农民起义或者农民运动中的口号或者纲领中出现,其核心是均田制,就是平均分土地人人有田种(但是这里必须提出一点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处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时间段发生,而且参与制定该制度的干王洪仁轩曾在香港旅居多年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有较深入的了解,所指定的一些制度已经有些资本主义的主张,例如《资政新篇》),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以利于政府对农民的控制,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赋役来源.同时通过奴婢、耕牛受田(隋以前)或依照官品授永业田(隋以后)等方式,保障贵族官僚地主利益.
  后者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中国当年土地问题的实质是这样,而时代恰处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化的急剧过程中,中山先生活在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之中,他看到城市地价的猛涨,土地的日益集中,农村的日趋破产,土地经营的破碎,地租的不合理等现象,认为是中国革命中应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所在.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