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来的累,家里人老拿我和邻居的孩子来比,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7-12 00:26:22

如上

网友回答

多和父母谈谈心,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述出来,让他们理解你,给你多一份自由,但自己也要努力加油,不让父母操心,让他们看得到你的付出。

网友回答

父母为什么总拿自己孩子做比较?
  首先,人与人都是有差异性的个体。从心理上讲,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都希望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存在,这是长期以来人类经过进化历史长廊所遗留的先天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改变环境的能力使之然。实际上,我们每一天都是在这样做的,努力的适应着环境并不断改变着环境。自然的,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得知我们与其他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此得知周围环境的细节,这是适应性的体现;同时,我们希望能够打败其他个体并以此占有更多生存资源,这是改变环境能力的体现。因此,不要抱怨别人为什么总是在比较,这是不可避免的,包括你自己也在这样做。
  另外,人的生命全部并不仅仅是人自己本身,很多情况下,人会将与之有关的人或物发展成为生命的外延。有些人会把事业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有些人会把身处的集体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作为孩子,你自然是你的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客观角度看这不是事实,但是你无法阻止父母是这样想的。因此,作为父母生命的外延,你能够击败其他同学与父母能够击败同学的父母一样重要。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用树叶的梗相互拉钩吗?树叶是在地上随机捡取的,能够拉断对方的叶梗只是你捡起的树叶更坚固而已,和你本人没什么关系,但是你的树梗赢了你为什么那么兴高采烈?因为那意味着你战胜了另外一个人。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没玩过的同学参考斗鸡、斗蛐蛐的例子,同理)
  在此之外,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生活的保障是什么?那就是你要比其他的孩子强。因此,每位父母都不可避免的会有些望子成龙的心态。
  可孩子不是事业、不是斗鸡、更不是树叶,父母过分的期待会对孩子造成莫名的痛苦。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带着自己的天赋和使命,他并不一定要在学习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运动员、美食家或漫画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自己对世界的摸索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会显得没长性,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在通过探索不断的去排除一个又一个不感兴趣的领域,最终他一定会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方向的。大人不也经常换工作吗?可是为什么我却必须每天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不感兴趣的地方?
  有些父母可能自己生活的不如意,那么他们会更加把自己未能做出的突破压在孩子身上,很多用强硬手段逼迫孩子上兴趣班的父母实际上是自己想掌握这项技能而非在意培养孩子。“我自己这辈子就是吃了不会说英语的亏,结果被刚毕业的小秘书骑在头上,可不能让我的孩子也重蹈覆辙;我如果能会一样乐器,现在的生活也会很优雅……”
  我无意在这里做出过多批评,但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是恰当的教育,反而是一种适得其反的谬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影响,身教大于言传。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才会让想象力绽放出炫目的火花,与其强迫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在不擅长不喜欢的领域去浪费时间,不如放开他。做父母的从现在做起,去学习英语、去学习音乐、去学习书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梦想实现,同时也给孩子做出一个好榜样。当孩子看到你的坚韧和执着,他也会将这种品质移植到自己身上并在喜欢的领域一路钻研下去。双方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同时也不会将亲子关系弄得很僵,这不是很好吗?
  想明白就开始吧,一切都还不晚。
  父母的期待有时是一种微妙的软暴力,期待带有在心理层面的强迫性。不仅仅父母爱孩子,孩子也是深爱着父母的。孩子可以读懂你对他的期望,他也会在自己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父母的需求。可是当对父母的满足与自己的追求相矛盾时,孩子的心理就会纠结和冲突。满足自己还是父母?满足自己,我就是不孝顺的;满足父母,我就是不快乐的。我个人还是比较鼓励孩子先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的,人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无法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假如你在一个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和一个不爱的人生活了一辈子、强颜欢笑了一辈子,锦衣玉食于我又何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网友回答

大多数父母都喜欢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可父母你们可知,在谈论孩子之前,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有如此迫切的期望?父母到底该如何正确育儿呢?

网友回答

父母为什么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比较?
  ·父母是想增进孩子的上进心,但不能过分。
  ·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但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较,会伤孩子自尊心。
  ·父母是恨铁不成钢,恨不得把别的孩子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这不现实。
  也有可能把自己孩子好的方面跟其他孩子比较,处于虚荣心。
  ·父母实在没有办法,才这样做。
  ·父母说别的孩子优秀,我说:“那你怎么不生她,而生了我”。
  ·偶尔比较可以增强上进心,但经常这样做会伤自尊心,家长更多的考虑孩子的特长。
  ·比较时也可以注重方法。
  ·父母可以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比较。
  ·父母在比较别人孩子时,也要说其他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让自己孩子朝着别人孩子的优点多努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