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对《窦娥冤》中“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三桩誓愿的理解,不当

发布时间:2020-07-26 07:55:46

下面是对《窦娥冤》中“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三桩誓愿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三桩誓愿集中地表现了窦娥的悲愤和反抗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的巨大力量。B.三桩誓愿使剧本的悲剧气氛达到了顶点,使窦娥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C.三桩誓愿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三桩誓愿将美好的希望寄托于上天,只是一种幻想,这正反映了作家思想的局限性。

网友回答

C解析关汉卿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这三桩誓愿的主要目的是:①表现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坚决反抗,对“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官吏们的强烈愤恨,这样窦娥的反抗性格就在[滚绣球]唱词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形象就更加完整丰满;②用怪异的自然现象来印证窦娥的千古奇冤,来肯定窦娥的反抗精神和悲愤的感情,突出剧本的正题“感天动地窦娥冤”。而这两点又使得舞台的悲剧气氛更加强烈,将舞台气氛推向了高潮。另外,作者还通过这三桩誓愿,表达了人民伸张冤屈的愿望。因此,A、B两项理解是正确的,C项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理解牵强。D项的评价是正确的,因为虽然在窦娥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上天来表示伸冤,别无他法,但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应该指出其历史和思想的局限性。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