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的零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1 19:09:25

枕下的零食 罗兰 ①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我们睡意蒙胧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好吃的东西,明天早晨吃。” ②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 ③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等。虽然为数不多,但每晨必定可以摸到。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轻快、顺利,又如此光明、惬意。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 ④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父母疼爱子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惯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们,却是少见的。 ⑤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的都市这样繁荣,只在离家约四五百尺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零食的来源了。当然,由于清水萝卜和糖葫芦不适合放在枕下,所以我们如在枕下摸不到零食的话,大概会在离床头不远的橱柜上发现这两件漂亮而可口的食物。假如遇到冬天刮风下雪的坏天气,小贩们多半不会出来,那时父亲就必须跑到“海家店”去买了。 ⑥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由于我们的零食很有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 ⑦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       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       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情与对世界的信心。因为父亲常逗我们说:“你许一个愿,试试看,只要你心诚,明天它就成为真的。”然后他就问我们要许什么愿,小孩子会许什么愿呢?无非是吃的或玩的。 ⑧在我们的童年里,一直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逐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收获,为我们生命中织入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父亲的这些行动实在远胜过多少枯燥的家训与空洞的格言。 ⑨我从不奢望做力所不及的大事,我相信最贴近我的小事。当我心情沮丧而患得患失时,我便开始动手做一件易于成功的小事。那小事的成功,总会很有效地重新鼓舞我的活力与勇气,使我的生活拨云见日而重现光明。 ⑩当我们企望过多或太远时,当然会烦恼而无所适从。假如我们关心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必会感到自己每走一步都有一步的意义,每过一天都有一天的目的,每过一时都有一时的快乐。21.选文以“枕下的零食”为线索,回忆了                      的故事,同时写出了                                      。(3分) 22.根据文意,请在第⑦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前后句意表达连贯。(2分) 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       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       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情与对世界的信心。 2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 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逐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收获,为我们生命中织入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父亲的这些行动实在远胜过多少枯燥的家训与空洞的格言。                                                                                                                                             24.从布局谋篇和立意构思来看,如果文章仅写到第⑧段就结束,全文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3分)                                                                                                                                           25.有人认为人生应树立远大目标,本文作者则认为我们应更加“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这二者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网友回答

21.回忆了父亲为我们买零食放在枕下的事情(1分);父亲这样做对我们的人生观的影响(2分)。 (意对即可,共3分) 22.不只(不仅)(1分);最主要(而且)(1分)。(意对即可,2分) 23.“织入”一方面说明爸爸对我们的教育不是强加的,而是讲究方法的,是以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渗透的;另一方面说明了爸爸对我们的教育过程是长期的,他一直这样爱我们。(意对即可,3分) 24.如果仅写到第⑧段,结构虽然也算完整,但仅仅是浅层次地表达,而有了文章最后两段,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意对即可,3分) 25.不矛盾,因为要实现远大的目标,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我们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走出每一步的意义,实现每一天的目的时,我们就会接近远大的目标了。(意对即可,3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