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世家】认真阅读《越王勾践世家》(节选)回答问题越王勾践...

发布时间:2021-04-03 05:55:34

认真阅读《越王勾践世家》(节选),回答问题 越王勾践世家(节选)《史记·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①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②,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馀世,至于允常③。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④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间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迫而围之。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 ①夏后:即夏帝,后,帝王,天子。②文身断发:古代南方民族习俗。文身,即在身上刺花纹。断发,即剪发。汉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动,否则就是有特殊原因,如“接舆髡首”,因为对社会不满,“楚狂接舆”剪去头发,以此异常行为表示绝不与当时统治者合作。③允常:越国君主,公元前510年~前497年在位,他拓土开疆,使越强盛起来,传位于子勾践(前496年~前465年在位)。④阖庐(闾):吴国君主,公元前514~496在位,在任用军事家孙武与伍子胥进行改革,国力大振,成为春秋末江南霸主。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披草莱而 邑 焉 邑:建立都城,名词活用为动词B.越欲 先 吴未发往伐之 先:抢在……之先,名词活用为动词C.乃 苦 身焦思 苦:使……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食不加肉,衣不 重 采 重( zh^ng ):重视,看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 的一组是[  ]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粗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网友回答

【答案】 答案:D;C;D;C;A;C
  解析:
     1.重(ch$ng);形容词多,即多种多样,丰富的   2.C.以①:用来,以②:凭借。区分细微,易陷入误区。A.且:将要;B.于:在;D.面:连接前后动作   3.①②加粗部分均为主谓式结构,但①作主语,②作宾语部分的主语,因而不同。③④为省略式;败之(于)夫椒;困(于)会稽。只有D项与这些特点吻合,可见答案非D莫属   4.对“观”理解错位:观——惊视(而失去了戒心)   5.①~⑤均为并列,⑥为递进,据此可认定只有A项符合这种分类特点   6.C中分号后的最后一分句表述失误:它颠倒了主宾关系:吴王将勾践围困于会稽山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