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

发布时间:2020-08-04 05:11:53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

网友回答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农经济”概念的理解。题干中“治田勤谨”反映的是农业的内容,而“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反映的家庭手工业的内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只有C符合题意。AB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只是说了手工业这一个方面。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