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琳①墓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1:05:28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过陈琳①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不愿继续临风惆怅,想弃文就武,进一步表现诗人生不逢时之感。
(2)纪晓岚评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C
(2)示例一: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词客,指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是说,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这里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有才的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晓岚评道:“'应'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
    示例二:不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诗句中蕴含着极沉痛的感情。一个杰出的人才,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正反映出他被当世抛弃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应”字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意对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