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蓬行地远】八月十五夜月杜甫中转蓬比喻什么

发布时间:2021-04-05 05:03:53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中 转蓬比喻什么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八月十五夜月
    八月十五夜月 作者:杜甫(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简介
    选自《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杜甫诗中别是一格.此诗用到了比喻手法,形象的表现的诗人当时的感情.
    编辑本段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编辑本段字词分析
    “转蓬”比喻辗转流离,远离家乡,好像飘零的蓬草
  离家越来越远
    直:正在,正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的意思是,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秋毫的意思是鸟类秋天生出的羽毛,在此比喻月宫白兔的兔毛.
    手法:象征,对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