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A.测血压及心脏功能,心脏X线检查B.地塞米松抑郁试验C.头颅CTD.智能测试E.脑脊液
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A.测血压及心脏功能,心脏X线检查B.地塞米松抑郁试验C.头颅CTD.智能测试E.脑脊液
发布时间:2021-01-12 10:05:26
1.[不定向选择题]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A.测血压及心脏功能,心脏X线检查 B.地塞米松抑郁试验 C.头颅CT D.智能测试E.脑脊液
网友回答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凹陷骨折的整复指征不包括A.右顶部深1.0cmB.左顶部深1.0cmC.左顶部深0.6cmD.骨折片刺入脑内E.骨折引起瘫痪
下一条:
下列治疗措施最有效的是A.心理治疗B.抗抑郁治疗C.脑血管病治疗D.抗精神病治疗E.按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治疗
资讯推荐
患者和医疗单位对此事性质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可A.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并处理B.由医疗单位组织专家鉴定并最终处理C.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诊断该患者为A.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B.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C.支气管哮喘缓解期D.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E.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此患者早期肺功能改变可能为A.FEV降低B.FVC降低C.RV升高D.MMFR降低E.TCL升高
最有参考价值的病史是A.既往无头痛史B.既往血压正常C.有高血压家族史D.有病毒性肝炎史E.有多次泌尿系统感染史
为与慢性肾炎鉴别,最有价值的血液检查结果是A.尿素氮值增高B.尿素值增高C.尿酸值增高D.肌酸值增高E.肌酐值增高
听胎心发现胎心176次/分,此时恰当处置应是A.静脉滴注硫酸镁B.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C.对症处理D.立即行剖宫产术E.立即行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上述细胞又称什么,其实质为何种细胞A.类上皮细胞,巨噬细胞B.异物巨细胞,巨噬细胞C.伤寒细胞,巨噬细胞D.伤寒细胞,淋巴细胞E.瘤巨细胞,淋巴细胞参
肠伤寒常见好发部位是A.回肠下段B.直肠C.乙状结肠D.十二指肠E.结核
如患者血钠为162mmol/L,下述哪项治疗是适宜的A.大量低渗盐水,快速静脉滴注B.大量等渗盐水静脉滴注C.等渗盐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D.低渗盐
该患者的诊断最不可能为A.子宫性闭经B.下丘脑性闭经C.垂体性闭经D.多囊卵巢综合征E.卵巢早衰闭经
入院后首先应选择的检查项目是A.血常规B.碱性磷酸酶C.胆酸D.病毒性肝炎七项E.血糖
最佳诊断是下列哪项A.妊娠脂肪肝B.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C.妊高征肝损害D.药物性肝损害E.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应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盆腔炎B.慢性盆腔炎C.生殖器结核D.输卵管卵巢囊肿E.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一步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抗生素治疗B.化疗C.退热治疗D.中药治疗E.止痛药物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宫颈原位癌0期B.宫颈浸润癌ⅠA1期C.宫颈浸润癌ⅠA2期D.宫颈浸润癌ⅠB1期E.宫颈浸润癌ⅠB2期
最佳处理是A.改良宫颈锥形切除B.改良子宫全切C.改良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D.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E.放疗
最可能诊断是A.稽留流产B.不全流产C.难免流产D.死胎E.腹腔妊娠死亡
进一步检查A.血常规B.血生化C.凝血功能检查D.心电图E.心动图
若检查异常,首选的治疗方法应是A.立即钳刮术B.立即水囊引产C.纠正异常,雌激素治疗后引产D.立即用依沙吖啶引产E.静滴缩宫素引产
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A.子宫穿孔B.不全流产C.休克D.出血E.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进一步处理A.哌替啶100mg肌注B.地西泮10mg肌注C.苯巴比妥20mg肌注D.阿托品0.5mg肌注E.水合氯醛10ml灌肠
诊断考虑为A.高血压脑病B.高血压危象C.急性肾衰D.急性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E.急性心衰
紧急处置原则为A.降压B.利尿C.强心D.降颅压E.利尿、降压、镇静、吸氧
最可能的诊断A.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B.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C.支气管炎合并休克D.支气管肺炎合并休克E.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
引起合并症的病因是A.呼吸过快B.心率过快耗氧量增加C.肝大D.肺气肿E.肺动脉高压合并中毒性心肌炎
首选急救措施是A.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B.能量合剂营养心肌C.静脉给予洋地黄类强心剂D.广谱抗生素E.降颅内压
初步诊断患儿是A.急性化脓性关节炎B.关节肿瘤C.类风湿性关节炎D.风湿热心肌炎E.风湿性心内膜炎
患儿需卧床休息A.1~2周B.4周C.8~10周D.关节红肿消失E.ASO正常
目前对患儿治疗首选药物为A.抗生素B.阿司匹林+抗生素C.洋地黄制剂+阿司匹林D.阿司匹林+泼尼松E.洋地黄制剂+抗生素
初步诊断,患者可能为A.神经肌肉接头病B.周围神经病C.肌病D.脊髓病E.颅内疾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