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循吏传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3:04:08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邵大业,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元年,授湖北黄陂知县。初到官,投讼牒者纷至,不移晷,决遣立尽。吏人一见问姓名,后无不识,众莫敢弄以事。有兄弟争产讼,皆颁白,貌相类。令以镜镜面,问曰:“类乎?”曰:“类。”则进与为家人语曰:“吾新丧弟,独不得如尔两人白首相保也。”二人感动罢去。蛟水坏城,拯溺哺饥,完堤岸,民得免患。总督以其名上闻,会父忧去。服阕授河南禹州知州调睢州频涝请粜请赈民以免患浚惠济河以俸钱更直擢江南苏州知府。松江盗狱久不决,株连瘐毙者众,奉檄鞫治。见群犯皆断胫折踝,蹙然曰:“尔等亦人子,迫饥寒至此,犹诬连非罪人,何益于尔?”有盗幡然曰:“官以人类待我,我不忍欺。”狱辞立具。     寻摄布政使事,大吏交章荐。十六年,高宗南巡,御舟左右挽行,名“虾须纤”。大业语从臣,除道增纤必病民,非所以宣上德意,遂改单纤。然大业卒因左迁。     寻授河南开封知府,属县封丘民被控侵占田亩,及勘丈,非侵占,而亩浮于额。大业考志乘,河南赋则,自明万历改并,中地十亩,作上地七亩;下地十亩,作上地三亩。上官以昔为下则,今则膏腴,议加赋。大业曰:“此河冲淤积,百姓以坟墓田庐所易之微利也。今日为退滩淤地,异日即可为沙压水冲。冬春播种,夏秋之收获不可知。上年河决,屋宇未尽葺,流亡未尽复,遽增岁额,何以堪?”旋从部议试种三年,次年果没入水,乃止。 大业所至以劝学为务,因黄陂二程子祠建义学,葺睢州洛学书院,集诸生亲为之师焉。 (节选自《清史稿??循吏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父忧去              丧事 B.松江盗狱久不决        监牢 C.大业考志乘            史书 D.屋宇未尽葺            修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则进与为家人语曰    ②今则膏腴 B. ①总督以其名上闻      ②百姓以坟墓田庐所易之微利也 C. ①何益于尔            ②遽增岁额,何以堪 D. ①然大业卒因左迁      ②因黄陂二程子祠建义学 下列句子中,所省略的成分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 众莫敢弄以事。    B. 则进与为家人语曰。 C. 大吏交章荐。      D. 次年果没入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北黄陂有一对兄弟争夺家产,知县邵大业巧妙引导他们顾念珍视手足之情,使兄弟大受感动,撤销官司。以情动人,片言解纷,颇有特色。 B.松江县有一件积案,有很多人被株连,不少人死在狱中,活着的也都腿断骨折。邵大业审理该案,对罪犯以人相待,晓之以理,得以顺利结案。 C.乾隆皇帝南巡,乘坐的大船用“虾须纤”,由纤夫在两岸拉着行进,邵大业认为要宣扬皇上的恩德,不宜加重百姓负担,于是就改成单向拉纤。 D.上级官员要提高黄河滩田地的赋税,邵大业表示不同意;有关部门决定让百姓试种三年,第二年河水就把滩地淹没了,于是停止试种的做法。

网友回答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D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