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论语学而篇》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1-03-17 03:26:35

《论语 学而篇》的解释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你好
  相关内容、注释  【原文】
    一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为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的.
    (2)学:孔子在这里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也指“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yuè),同悦,是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更多参见百科http://baike.baidu./view/2033192.htm?subLemmaId=2033192&fromenter=%C2%DB%D3%EF%D1%A7%B6%F8%C6%AA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