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金属正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12345678h/cm02468101214F/N6.756.255.755.254.754.254.254.25他只分析了表中的第1~6组测量数据,从而得出了: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金属圆柱下底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成正比的结论,老师指出小林的结论存在问题.
(1)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正确结论是:
①第1~6组测量数据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水中的体积________.
②第6~8组测量数据说明对于金属正圆柱体完全浸没后,所受的浮力与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________.
网友回答
解:(1)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就是要找出普遍成立的规律,不能简单的根据一组或几组数据得出结论,因测量的数据可能存在偶然性,所以小丽根据第1~6组测量的数据得出,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金属圆柱体下底面浸人水中的深度h成正比是错误的,因为从表中的第6~8组数据可知,金属圆柱体浸入液体的深度增加,但所受浮力不变.?
(2)①由第1~6组测量数据可知,受到的浮力依次为:0.5N、1N、1.5N、2N、2.5N,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的深度的比值均为0.25,即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正圆柱体的体积与高度成正比)比值不变,故可得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成正比.
②由第6~8组测量数据可知,物体浸没水中的深度不同,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即受到的浮力不变,故可得结论:对于金属正圆柱体完全浸没后,所受的浮力与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无关.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