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

发布时间:2021-02-17 19:24:08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10分)阅读下列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在农奴制桎梏下,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农业上,农奴主认为有大量的廉价农奴可以剥削,用不着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停滞和歉收状态。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皇室、贵族、教会、国家占有全部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缴纳繁重的租税,服劳役。他们的一切财产、人身、子女都属于农奴主所有,任凭地主打骂、买卖和转赠。

材料三  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上述材料均出自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材料四  19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在《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信》中,表达了对主张“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沙皇的“深深的和庄重的谢意”,并说:“(如果)和平的实现了解放,那么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材料出自赵丽杰《赫尔岑和平解放农民的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落后的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2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2分)

(3)对于“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亚历山大二世与赫尔岑两人的出发点有何本质不同?(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B.康熙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很有政绩和影响的皇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帝王治天下,自由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节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功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坚固。

——《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

材料二  噶尔丹者……自言受达赖封为准噶尔博硕克图汗。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至克鲁伦河。噶尔丹败窜,慰其部下曰:“此行非我意,乃达赖使言南征大吉,是以深入。” 

——(民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五二五《藩部八·西藏》

材料三  大臣皆言藏地险远,不决进兵议。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若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五十七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于是蒙古憨、王、贝勒、台吉各帅所部兵,或数千、或数百,于五十九年春随大兵扈从达赖喇嘛入藏。

诏加封……第六世达赖喇嘛于九月登座……以拉藏旧臣贝子康济鼐掌前藏,台吉颇罗鼎掌后藏。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的长城观。

(2)据材料二,指出噶尔丹叛乱与部分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噶尔丹言论的意图。

(3)对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康熙一改历代的传统做法。据材料三概述其做法的创新之处及历史意义。

C.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下面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

 

 

 

 

 

 

 

 

 

 


材料二  根据中国科学院对三星堆出土文物所作C14测定,将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年代定位于公元前3200年;是一个早于中原黄河流域夏代、商代、周代的另一个中国古代伟大文明。可以说,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是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中国网2008年5月22日

材料三 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

──余秋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件青铜人像具有怎样共同典型的面目特征?你认为这与史书对哪一位古蜀国王的描绘相符?(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是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4分)            

(3)你是否赞同余秋雨关于“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的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D.阅读下列材料: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也

曾主管圣彼得大教堂建筑的伯尼尼设计。广场以1586年竖立

的方尖碑为中心。……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当教皇

在教堂前为信徒们祝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在长圆形广场

的长轴上,方尖碑的两侧,各有一个喷泉,它们显示出广场的几

何形状。在广场中央,可以比较好地看到大教堂的穹顶,它向人

们指示了一个观赏大教堂的最佳位置,多少弥补了一点因大教堂

前增加了一段巴西利卡、人们在一定距离内看不到完整的大穹顶的

缺憾。伯尼尼说,柱廊像欢迎和拥抱朝觐者的双臂。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请回答:

(1)设计师用椭圆形广场的设计,以及梯形广场地势由外向内、向圣彼得大教堂逐渐升高的设计,分别突出了什么理念?(2分)

(2)当时罗马教皇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的目的何在?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的设计体现了怎样的寓意?(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所体现了哪些领域的成就?试分析其原因。

 

 

 


网友回答

答案:【答案】

 A答案要点:

(1)阻碍: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内市场狭小;资金、劳动力缺乏;经济落后。

(2)前提:是统治阶级对造成俄国危机根源的清醒认识(或答是统治阶级对农奴制危害的清醒认识)。

(3)不同:亚历山大二世:害怕农民革命,企图维护封建贵族专制统治;(2分)

赫尔岑:避免暴力革命给俄国带来流血和社会动荡,维护俄国和俄国人民利益(2分)

(4)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和平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B答案要点:

(1)观点:民心的长城比砖石的长城更坚固;

长城内外都是中华民族领土的组成部分。

(2)关系:噶尔丹叛乱过程中,得到了部分西藏势力的支持。

意图:噶尔丹把叛乱责任全部推到达赖喇嘛身上,妄图迷惑不明真相的信徒。

(3)创新:向忠诚于清朝的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授予职衔,把西藏上层人物纳入到朝廷命官的序列。

意义:初步改善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建置(管理体制),使之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C答案要点:

(1)纵目,即眼球突出或直目斜眼;蚕丛。 (2分)

(2)三星堆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冶金史、畜牧农耕史、艺术史等。许多约定俗成的观念都有待改变。

(3)赞同说:古蜀文明尽管有光辉耀眼的青铜文明,但与中原文化相比,有较大差别,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在中华文明的主流脉络中很难看出的古蜀文明痕迹)(4分)

反对说: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同样是中国的青铜文明,甚至是更早的中原黄河流域的文明,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4分)

说明:赞同或反对只能择其一种,共4分。

D答案要点:

(1)椭圆形广场的设计,突出了“迎”和“融”;而梯形广场地势由外向内、向圣彼得大教堂逐渐升高的设计,在于强调“圣”和“威”。

(2)目的:为了树立罗马教皇的威信。寓意:既体现了人文主义,又昭示着异教徒的皈依和罗马教皇的神圣地位。

(3)成就:历史、宗教、建筑、艺术等。原因:罗马教皇向世俗让步;人文主义的创新精神。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