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与法相伴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第十二届...

发布时间:2021-03-21 14:47:38

【与法相伴】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反家庭暴力法》的总原则: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其意义在于,从法律意识上去除那些 “打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权力”、“虐待老人是家务事”等错误观念。明确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来源:21cnj*y.co*m】      材料二:如图中小钱的父母由于家庭矛盾正在闹离婚,小钱为此很苦恼,她在课间无意中把这件事告诉了你,你的同桌向你打听小钱的事,你……                                    【出处:21教育名师】(1)材料一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 (2)根据材料二谈谈我们应当怎样尊重他人的隐私?
政治

网友回答

【答案】 (1)此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抓住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联系法律特征、法律作用、法律本质和依法治国等知识点概括作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表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材料表明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据此作答.(2)此题考查如何尊重他人隐私,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从树立隐私意识、不探听传播他人隐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③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④我国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⑤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⑥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⑦我国正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一点2 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①尊重他人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②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他人保守秘密.③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