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

发布时间:2020-08-04 03:14:00

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表明秦始皇登山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炫耀文治武功C.宣示皇权至上D.祈求国泰民安

网友回答

C解析试题分析:“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大意是:六国已经被统一,都成为皇帝的土地。……有人居住、到过的地方,都是臣服皇帝的。(皇帝)的功绩超过五帝,恩泽波及到牛马。没有不受恩德的,都安居乐业。可以判断秦始皇登山最主要的用意是宣示皇权至上、皇权恩德。A、B、D三项材料无直接的反映。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历史概念: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