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一4题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读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曾以为此吏倨敖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竞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延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日:“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①。自听其政,有急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史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东海大豪郯许仲孙为奸猾,乱吏治,郡中苦之。二千石欲捕者,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翁归至,论弃仲孙市②,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 翁归为政虽任刑③,其在公卿之间清洁自守,语不及私,然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甚得名誉于朝廷。视事数岁,元康四年病卒。家无余财,天子贤之,制诏御史:“朕夙兴夜寐,以求贤为右,不异亲疏近远,务在安民而已。扶风翁归廉平公正,治民异等,早夭不遂,不得终其功业,朕甚怜之。其赐翁归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祠。” (节选自《汉书一尹翁归传》) 【注】①记籍:登记簿。②弃市:斩首示众。③任刑:喜用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击剑,人莫能当 当:抵敌 B.案事发奸,穷竞事情 案:查办 C.不敢见其邑子 见:看见 D.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 课:考核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尹翁归严厉执法的一项是 ①为狱小吏,晓习文法。 ②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 ③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 ④案致其罪,高至于死。 ⑤论弃仲孙市,一群怖粟,莫敢犯禁。 ⑥清洁自守,语不及私。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翁归为官不畏权贵,大将军霍光执掌朝政,霍家子弟的奴仆、家客在街市横行霸道,管吏不敢管,及至尹翁归担任管理街市的官吏,没有人敢在街上横行不法。 B.尹翁归性格倨傲不逊,田延年为河东太守选用旧吏时,别人都依令站好,唯有他伏地不起,且自称“文武兼备”,幸而田延年宽容大度,慧眼识才,才使他不致埋没。 C.任东海郡太守时,他以惩治黠吏豪滑为己任,每个县都要收捕狡猾的官吏和土豪劣绅审讯他们的罪行,有的人甚至被处以死罪,尤其是惩处许仲孙,全郡震惊,东海郡大治。 D.尹翁归为官公正廉洁,清正自守,在公卿之间语不及私;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产,天子称道他的贤良,对他的早逝表示惋惜之情,并赐给他儿子黄金一百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译文: (2)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译文:
网友回答
1.C (通“现”) 2.D (①说明尹翁归熟悉法令文书。③侧面表现尹翁归为人正直无私。⑥表现尹翁归清廉自首,言谈不涉及私事。) 3.B (“倨傲不逊”是功曹的看法,尹翁归实则“温良谦退,不以行能骄人”) 4.(1)依次到尹翁归时,(他)却伏地不起,他回答田延年说:“翁归文武兼备,任凭(希望或尽管)您安排(或“吩咐”)。” (2)这是一个贤良的官员,你们不能胜任职事(或“没有什么本事”),(我)又不能靠私交来求他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