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议会,日入前三刻,击鼓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南宋《梦梁录》
材料二 首先,唐代租庸调制,意味着人民向政府纳地租,服力役和提供生产成果。唐代中叶开始的两税制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同时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交子出现并使用。可见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其次,政治权利为贵族政体中的多数人所分割,官吏从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再次,文学艺术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曲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由发挥。
——[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所具有的主要变化。
(2)材料二中,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变的相同依据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空间变革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
网友回答
答案:(1)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依据:由自然实物经济向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官吏位置由贵族把持变为机会均;文学艺术由贵族文化变为庶民文化。(3)特点:由封闭性的坊市制向开放性的街市制转变。趋势:向世俗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