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形而上学看哲学课本说的
网友回答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概念的出现是个巧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圣经,但是他本人生前倒是没有运用被后来人称为形而上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他死后200多年, 他的后继者着手编他的手稿,在编完了物理学《phusika》之后,开始编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然而这个人却想不出合适的名称,于是干脆就叫《物理学之后诸卷》希腊文也就是〈ta meta ta phusika>然后人们去掉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而正好meta这个前缀在希腊语中不仅有……之后的意思,也有超越,基础的意思.这正好和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概念相符合,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metaphysic翻译而来.于是中文就翻译成形而上学了.换而言之“形而上学”就是“第一哲学”的中文翻译.
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说到形而上学,其实本体论或者说是存在论其实与它几乎是同义的.希腊人在思考哲学的时候,认为宇宙自然是合理的,有秩序有规律的,而且做为一个整体,它其中的万物都有着统一的规律,人作为其中一部分,也是与自然同质同构,自然是大宇宙,人就是小宇宙.我常怀疑星矢他们的小宇宙的概念就是这样来的.当然这里面的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根深蒂固的,至今仍然在起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在主要西方语言中其形式都很相似,如英语的“metaphysics”、法语中的“la metaphysique”、德语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 metafisica”等.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而亚里士多德可能称做“第一原理”、“哲学”.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笛卡尔画像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
·两个基本含义
第一种: 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个定义似乎很难理解,而且也提供不了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请相信,这个定义是能反映其内涵和外延的最好的定义了.这一点,只要明白了形而上学的内涵和外延,才会明白.下面详细解释这一定义.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笛卡尔与第一哲学沉思
形而上学,就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