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①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籍本有济世志,属②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 籍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③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④,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⑤,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⑥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⑦,足履绳墨。 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 。独不见群虱之处裈⑧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选自《晋书·阮籍列传》) 注:①忽:不在意,不重视。②属:适值。③毁瘠:因过度哀伤而变瘦弱。④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⑤方外之士:指僧道等不受世俗约束的人。⑥栖神导气:道家存养真性、保其元神的修炼之术。⑦圭璧:标准或法度。“绳墨”与之同。⑧裈( k&n ):裤子。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籍由是不 与 世事 与:参与,过问 B. 对者求止,籍留与决 赌 赌:较量输赢 C. 籍作白眼,喜不 怿 而退 怿:高兴 D. 惟法是修,惟礼是 克 克:克制(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阮籍“傲然独得”和“不拘礼教”的一组是 [ ] A. ①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②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B. ①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②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 C. ①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②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D. ①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②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阮籍志向远大,性情放诞不羁。他博览群书,特别喜欢《老》《庄》的作品;他爱喝酒善弹琴,是魏晋时期的名士。 B. 尽管有大济苍生之志,但身处多事之秋,阮籍只能耽于酒中。他看清钟会与自己谈论时事的真面目,借醉酒得以免罪。 C. 阮籍擅青白眼。遇礼法之徒,白眼以对;同道之人,青眼有加,因而当嵇康带着酒挟着琴来吊唁时,他非常高兴。 D. 阮籍曾经与名士孙登相遇,与他谈论有关存养真性、保其元神的修炼之术,尽管孙登未作应答,后来阮籍还是很敬重孙登。(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2)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3)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
网友回答
【答案】 答案:1.D;2.B;3.B;
解析:
(1) 克:能够 (2) (3) (4) 答案:(1)后钟会多次向阮籍问时事,想以他回答的对错与否罗织他的罪责,都因为酗醉而免祸。 (2)嵇喜的弟弟嵇康听到后,就带着酒挟着琴去,阮籍大为高兴,就用青眼看他。 (3)行为想受到现实的检验,言语想成为将来的规矩。小时候被乡党称赞,长大了有好名声在邻国。往上想图谋为三公,往下不失为九州牧守。 文言文参考译文: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阮籍容貌奇异,志气豪放,傲然独得,放任不羁。博览群书,尤其喜好《庄子》《老子》。爱喝酒能长啸,善于弹琴。当他得意时,就忘掉了自己的形体。当时人大多说他是个痴呆人。 阮籍原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大乱,名士很少有保全的人,阮籍因此不问世事,便酣饮以为常。文帝当初想替武帝向阮籍求婚,阮籍大醉六十天,没有开口而作罢。(后)钟会多次,向阮籍问时事,想以他回答的对错与否罗织他的罪责,都因为酣醉而免祸。 阮籍虽然不受礼教拘束,但说话深远,不评论人物。性情极孝顺,母亲去世时,他正和人下围棋,对方请求不下了,阮籍要留着和他决胜负。接着喝酒二斗,高声长号,吐血好几升。他母亲将要安葬,吃了一条蒸腿,喝二斗酒,然后去向遗体告别,想说的话说完了,高声一吼又吐血好几升。过分哀毁骨瘦如柴,几乎要死去。裴楷前往吊丧,阮籍散发盘腿而坐,喝得大醉直瞪着眼睛,裴楷吊唁完了就离去。有人问裴楷:“吊丧的人,主人哭,客人随礼也哭。阮籍既然不哭,你为什么要哭?”裴楷说:“阮籍已是超凡脱俗之人,因此不尊崇礼制。我是俗人,因此用遵守礼仪来要求自己。”时人感叹他们各得其所。阮籍还能作青白眼,见了遵从礼教的人,用白眼对待他。到嵇喜来吊唁,阮籍作白眼,嵇喜不高兴地退出。嵇喜的弟弟嵇康听到后,就带着酒挟着琴去,阮籍大为高兴,就用青眼看他。因此崇礼守法的人痛恨他如仇敌。 阮籍曾在苏门山遇到孙登,就和他商讨自古以来静神导气的方术,孙登全不应对,阮籍就长啸而回,走到半山腰,听到像凤鸣叫的声音,响彻山谷,是孙登的啸声。就回去作了《大人先生传》,大概是:“世人所说的君子,只知学习法度,只懂遵守礼教。手执玉圭,严格遵守法律。行为想受到现实的检验,言语想成为将来的规矩。小时候被乡党称赞,长大了有好名声在邻国。往上想图谋为三公,往下不失为九州牧守。唯独看不到就像一群虱子钻在裤子里,逃进裤缝里,躲匿在破絮中,自认为是找到了好的住宅。行走不敢离开缝边,动作不敢跑出裤裆,又自以为得到了行动的准则。但一旦火烧起来,烧邑灭都,郡虱在裤子中跑不出来全部被烧死。君子处在国内和虱子处在裤中又有什么区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阮籍的胸怀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