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

发布时间:2020-08-04 16:30:0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网友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材料一是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3)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解析(1)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此问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相关事件的背景,只要掌握课本知识即可,材料一是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3)根据所学,边疆和少数民族 的战与和我们要发展其积极的作用,言之合理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