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03:47: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雨吐水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1)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A.森林的形成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可能。B.森林面积减少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C.森林面积减少加速地球生态环境恶化。D.植树造林能有效防治水旱等自然灾害。(3)选文语言准确而又不失生动形象,请以文中划线句为例作简要分析。

网友回答

答案:2.B;解析:(1)(3)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