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 A.知 B.情 C.意 D.行这里也没说“情”有“动力作用”二、道德情感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可见,情感在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列宁曾说过,不可能有人对“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真理的追求”。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学生也会将道德认识停留在口头上。
网友回答
【答案】 选择B
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①统一性: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②矛盾性: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不通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