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院画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9:30:36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净因院画记苏轼①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②与可①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迭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②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③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③,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余与之偕别长老道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师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于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余并为记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注】①与可:文同,字与可,当时著名画家,作者表兄。②厌:满足。③方丈:佛寺长老或住持居室。1.苏轼,字       ,高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作品       。(2分)2.第一段“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一句中,“工人”的意思是       。(2分)3.以下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与可的画作不合常形却合常理。 B.与可为净因院前后共计作了两幅画。 C.作者认为与可的画既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特征又体现内在神韵。 D.本文是作者应道臻师的邀请而写作的。 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5.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网友回答

【答案】1.子瞻《前赤壁赋》(《石钟山记》《水调歌头》)2.(一般的)画工(画师、画匠)3.C4.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是多角度描绘文与可画作生动逼真、姿态万千的特点(1分);再用散句表明苏轼对其画作境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高度赞美(1分)。句式参差,富于变化(1分)。5.赞扬文与可绘画不但能得到竹石枯木的形似,更重要的是能够画出其精神,做到神似(1分);借此来表明自己的绘画理论(1分):绘画者用艺术表现事物之形时必得寓其理于中,(1分)既将客观事物精确再现,又将画家的主观意趣得到了完满的表达,使人们的欣赏要求得到满足(1分)。
【解析】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