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46:5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洋中钻探时,发现了一种看上去像普通干冰的东西,当它从海底被捞上来后,那些“冰”很快就成为冒着气泡的泥水,而那些气泡却意外地被点着了,这些气泡就是甲烷。据研究测试,这些像干冰一样的灰白色物质,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固态混合物。目前的科研考察结果表明,它仅存在于海底或陆地冻土带内。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呈白色,形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因此,人们通俗、形象地称其为“可燃冰”。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高,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的石油、煤炭等能源正在不断减少,许多国家正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可燃冰的发现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国家相继把可燃冰作为后续能源进行开发研究,对可燃冰的科学考察取得可喜成绩。荚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在海底获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而加拿大在冻土带找到了可燃冰。综合考察表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巨大,据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的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特别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的新型能源。从其储量之大、分布范围之广和应用前景之好来看,它是石油、天然气、煤等传统能源之后最佳的接替能源。可燃冰点燃了人类二十一世纪能源利用的希望之光。    但是要触到这束希望之光并不容易。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可燃冰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低温和高压,因而它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这些赋存所需要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使人们采集可燃冰的实物样品十分困难,不仅需要高投资,还需要游泳航海、地质钻探、样品取存等方面的高技术和先进设备。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更是世界性难。科学家指出,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80%、二氧化碳20%,一旦脱离地下和海底,气化造成的“温室效应”十分严重。且开采时还有可能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难免酿成灾难。因此有人认为可燃冰成为新能源只是人类的一个希望,在今后几十年,它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3.下列对“可燃冰”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形像冰雪:是在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可以燃烧。    B.可燃冰成分有甲烷和二氧化碳,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的新型能源。    C.可燃冰是固态混合物,能量密度高,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D.可燃冰中的有机碳含量是煤、石油的2倍,是这些传统能源最佳的接替能源。4.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南海、东海等海域的大陆坡以及青藏高原冻土层都可能有可燃冰的沉积。    B.科学家从海底钻探取出的岩芯里,提取出的完整的可燃冰,可观察到它的外观呈白色,为纯净的晶体状。    C.目前已进入可燃冰的初级开发阶段,在一些区域进行了勘探,并采到可燃冰的实物样品。    D.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可燃冰的开发利用,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仍持谨慎的态度。

网友回答

3.D.(原信息是说“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的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  4.B.(提取出的可燃冰因释压和升温,大部分迅速分解气化,不可能是完整的晶体。原文说“当它从海底被捞上来后,那些‘冰’很快就成为冒着气泡的泥水”。)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