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把握三个倡导之间的关系 政治
网友回答
【答案】 1.“三个倡导”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达的是国家的要求和意志,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表达的是社会秩序和规范,是中国人民对现实及未来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期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达的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是对社会成员的道德约束和法律规制.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相辅相成、密切相联,形成一个整体.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引领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价值准则;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支撑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规范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蕴含于国家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取向之中,融入在国家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取向之内.这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有机统一,将国家、社会、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和优势.
2.“三个倡导”之间存在位阶上的差异
国家是社会形态和个人身份的重要标识.在当代,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游离于国家之外.离开了国家,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个人将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体现国家认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都是生活在特定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社会的强力衬托和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极度细化以及社会结构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社会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没有人可以游离于社会关系之外而生存和发展,这就催生了社会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众多个人的聚合,虽然个人必须在国家和社会认同的环境下才能生存和发展,但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则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个人自我价值的认同,意味着个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意识和自觉,这就是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道德的自觉.道德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范畴中一种重要的价值概念.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国家、社会、自然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虽然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在位阶上没有国家和社会的高,但它是国家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