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将问晋鼎】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发布时间:2021-04-01 09:10:40

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③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④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郗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③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④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朝议遣玄北讨         ②是必济事③时人咸叹超之先觉      ④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3)国家危亡之时,郗超力排众议,支持谢玄,从中可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讨:讨伐;②句意为: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是:这,这个人;③句意为: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咸:都;④句意为: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匿:隐藏.(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有:狼噬:像狼那样吞并.虎视: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句意为: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郗超虽然和谢玄不和,但在困难当头之际,面对朝廷的用人计划,他没有随声附和“异同之论”,更没有推波助澜,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对谢玄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促成其率师北伐之事.当时的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个人喜恶而漠视别人的长处.(1)①讨(讨伐 ) ②是 (这,这个人)   ③咸(都)  ④匿(隐藏)(2)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大领土.(3)宽容大度,爱才惜才,热爱国家
【问题解析】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名师点评 本题考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考点点评 古今异义善古义和,和睦.今义善良是古义代词,这个人今义判断性动词容古义或许今义宽容咸古义都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既然词类活用狼像狼一般,名词活用作状语虎像虎一般,名词活用作状语
【本题考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考点点评 古今异义善古义和,和睦.今义善良是古义代词,这个人今义判断性动词容古义或许今义宽容咸古义都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既然词类活用狼像狼一般,名词活用作状语虎像虎一般,名词活用作状语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