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C。A.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 挽救了民族危亡C. 促进了思想启蒙D. 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C。A.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 挽救了民族危亡C. 促进了思想启蒙D. 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发布时间:2020-10-08 21:27:07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C 。
A.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促进了思想启蒙
D. 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网友回答
A.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挽救了民族危亡
(答案→)C. 促进了思想启蒙
D. 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
解析:戊戌变法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可以排除BD两项;A项不是完全贴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C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民国元年9月,《申报》刊文:“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司仪)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上述报导,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后A. 女
下一条:
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可以做些什么?D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②报考京师大学堂③考中状元光宗耀祖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A. 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资讯推荐
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BA. 三联书店B. 商务印书馆C. 外文出版社D. 教育出版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多个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AA. 《中外纪闻》、《民报
阅读下表判断:每小题l分,本大题共5分。名称代表人物主要主张重要影响洋务运动李鸿章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筹建北洋、南洋、福建水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
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BA. 组织强学会B. “公车上书”C. 成立保国会D. 创办《万国公报》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C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康广仁
从1898年6月开始,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政治上,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取消旗人特权;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军事上,
填空题: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揭开中国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
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C①废止科举考试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京张铁路通车④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成功A. 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⑴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改正:⑵ 八国联军侵华由美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 改正:⑶ 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它的直接起因是CA. 《南京条约》签订B. 《北京条约》签订C. 《马关条约》签订D. 德国强占胶州湾
关于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不正确的表述的DA.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 促进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D.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渔光曲》,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错误: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
假如你生活在中华民国时期,你可以看到或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A①穿中山装或旗袍②多数男子无辫子③照相④上网查资料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戊戌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原因是BA. 维新派反对清政府B. 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C. 变法完全是错误的D. 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下图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③训练新式军队 ④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A. ①②③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官场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称呼。这体现了BA. 资产阶级追求享乐的思想B. 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C. 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
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1.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错误:理由: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B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
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裁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A. 宋教仁B. 黄兴C. 谭嗣同D. 蔡锷
孔明同学制作了“某某运动”的学习卡片(如下图),请你指出它是A. 洋务运动B. 维新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 康熙帝B. 道光帝C. 光绪帝D. 宣统帝
小明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1895年春天的北京,见到了在京会试的举人,他们纷纷上书要求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A. 洋务运动B. 公车上书C. 戊戌变法D. 百日维新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李辛说:“我在江南总局做过工。”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事实的议论是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 他是没地方可逃C.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 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BA. 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B. 促进了思想启蒙作用C.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严复
历史上的“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个条约签订以后C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BA. 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 康、梁组织公车上 书C. 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
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BA. 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C. 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 戊戌政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