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08:28:11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1.文中加粗的词用得好吗?为什么?①通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微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像”字的②③两句是否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3.这段文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正确的分层如________所示。4.归纳层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色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好 ①“通常”指一般情况,准确地表明白杨树的干大多丈把高,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②“绝”是绝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会有例外,用在这里很是准确。③“所有”用来限制中心词“丫枝”,表示没有例外,用得准确。④“一律”是一概的意思,表示全都如此,没有例外,用得准确。⑤“几乎”表示接近于完全、绝对,既表示了大多如此的意思,又不把话说得绝对化,用得准确。⑥“微微”是稍稍、极轻微的意思,用得准确,表示那淡青色只有一点点。2.没有使用。因为这两句都是写白杨树的干、枝给人的一种感觉,句中找不出也补不出构成比喻的本体、喻体。3.A4.(1)总写白杨树的力争上游。(2)分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3)总写白杨树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精神。5.写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6.抓住白杨树的特点,先总写,再分写,最后总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