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效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

发布时间:2020-08-04 16:54:22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效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奋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知道,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4)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

网友回答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或在巴黎(会上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2)归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字(答对其中两条)(3)由学生转为工人,由罢课转为罢工罢市,由北京转到上海(4)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职务,并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或在巴黎,是基础知识的内容。(2)根据课本所学在运动中对外的要求是归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字。(3)根据材料三,6月份以后运动中心发生了转移,斗争的方式和群众基础也在扩大。(4)结果是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拒签和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此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难度不大。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