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发布时间:2020-08-19 21:59:53

9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4分)
秋水时至        不辩牛马    
始旋其面目         轻伯夷之义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野语有之曰疾困恐死,见鬼之怒B.顺流而东行执策而临之C.河伯始旋其面目其真无马邪D.万钟于我何加焉苛政猛于虎也【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    。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
【小题4】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小题5】也许你能从这则寓言中受到不少启发,请谈谈自己最深的感受。(3分)
    时:按时  辩:通“辨”,辨别   面目:面孔   轻:认为…轻(轻视、小看) 

网友回答

(答案→)时:按时  辩:通“辨”,辨别   面目:面孔   轻:认为…轻(轻视、小看)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B中二者都是“表承接”。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人外有人,天外有天”C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